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处暑将至的江苏,暑气渐消而干劲不减,全省上下以 “时不我待” 的紧迫感抓项目、促创新、拓开放,在夏末秋初的交替时节,续写高质量发展的火热篇章。
8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城市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城市治理是城市工作的永恒课题。8月11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专题调研城市管理和绿化园林工作。外界认为,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南京一直把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摆在突出位置。面对下一步,周红波要求,要在精细治理上下功夫,在智慧治理上下功夫,在安全治理上下功夫,在人文治理上下功夫,在协同治理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创新理念、模式、手段,坚持精致标准,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治理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在无锡,创新的浪潮奔涌不息。8月9日,2025锡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举行,香港理工大学无锡创业中心同步启动。外界关注到,本次大会设置四个会场,分别围绕高端制造业出海、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锡港科创教育融合发展和创新赋能项目路演开展交流对接。活动中,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合作协议;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其中朗新科技与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签约共建省电力能源行业大模型技术创新联合体;香港理工大学无锡创业中心正式启动,致力于促进学校科创人才资源、特区开放金融要素与无锡产业发展需求相链接……当前,无锡在大湾区布局无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锡港协同创新中心、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共建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等机构,累计在大湾区建立科创飞地17家、在孵企业202家,在港交所上市企业26家、深交所上市企业59家。外界相信,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无锡将以更开放的格局、更务实的合作,让创新之花结出更丰硕的产业之果。
(图片来源:徐州日报)
徐州的绿色发展愈发强劲。近期,徐州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美丽徐州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徐州以绿色工厂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4家、省级68家,“无废工厂”27家,7家企业入选工信部资源综合利用白名单,形成了“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梯度培育体系。在徐州,绿色制造体系已成为工业转型的主引擎,“制造大市”正向“制造强市、制造绿都”迈步跨越。
促成签订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合同225份,合同金额超过2.25亿元;为人才企业提供融资对接139家,融资金额超13亿元;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23项;协助地方引进各级人才900余人次……近日,苏州市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考核专题会议召开,各产业科技镇长团总结亮点经验,交流学习做法。外界了解到,科技镇长团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持续深化江苏省各地与全国高校院所之间的科技、产业、人才交流合作。苏州市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有团员100余名,来自近40家高校院所和15家部省机关、国企等单位,每一个团员的背后都链接着丰富深厚的科研创新资源。一年来,科技镇长团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服务产业升级、链接高端资源、助力地方发展等方面成果丰硕。当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乡村振兴等任务,苏州市第十八批科技镇长团正在组建。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支“劲旅”将继续担当“人才科创桥梁”,为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和智力支持。
连云港同样步履不停。8月13日,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到赣榆区调研县域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调研中,马士光坦言,县域经济是连云港加快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关键支撑,重大项目是县域经济扩量提质的“动力源”和“压舱石”。今年上半年,连云港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开工率达85.7%,517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60.7亿元,均超序时进度。这座兼具港口优势与生态底色的城市,正将山海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东方大港”的愿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视线转向淮安。这一周,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先后到涟水县、盱眙县调研。他指出,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奋力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跨越发展过硬答卷。在近日出炉的半年经济“成绩单”中,淮安以6.8%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领跑全省,继2024年以7.1%的增速在长三角地区拔得头筹后,再次稳居增速前列;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76个,协议引资额2740.5亿元。其中,新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5个,同比增加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92个,同比增加7个。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87个、212个,同比分别增加7个、11个……令人瞩目的“加速度”必将带来更多精彩。
“来了就是镇江人”,8月10日,2025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暨第三届金山英才周开幕活动举办。眼下,镇江正聚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在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释放出更多“开放包容”信号的镇江,正进一步扩大创新“朋友圈”,与各大高校院所、广大人才携起手来,合力建强转移转化的枢纽平台,齐心浇灌成才成功的福地沃土,携手激发创新创造的澎湃动力,共同让创新发展成为“福地”核心竞争力的鲜明标识。
暑去秋来,时序更迭,不变的是江苏大地上驰而不息的实干节奏。从城市治理的 “细处着眼” 到科创协同的 “云端握手”,从绿色转型的 “破茧成蝶” 到项目攻坚的 “落地生根”,这片土地正以 “不待扬鞭自奋蹄” 的劲头加速奔跑,为秋天的收获积蓄力量。
南京:
上半年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7.6%
无锡:
亮出全面绿色转型“施工图”
徐州:
持续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带动能力
常州:
十条创新举措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
苏州:
发放18亿科技并购贷款 试点5个月落地14单
南通:
点绿成金,擘画绿色发展新画卷
连云港:
中欧班列7月运量领跑全省
淮安:
守护文化根脉 激发乡村活力
盐城:
改革破题,绿能澎湃产业“新”动能
扬州:
2024年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4.82%,位居全省前列
镇江:
上半年市属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
泰州:
上半年新登记外企数增幅全省第二
宿迁:
破解市场退出难题 为新质生产力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