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记(7.19-7.25)丨昂扬奋进这一夏
2025-07-25 16:52:00
来源:综合省委新闻网
【字号:  】【打印

大暑时节,万物葳蕤。7月21日,省统计局公布江苏省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长5.7%,比全国高出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的趋势。

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江苏经济不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效益也进一步巩固提升,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这份含金量高的发展成绩单,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增强了全省决战决胜“十四五”的信心与决心。

7月23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到常州市、无锡市检查太湖治理工作并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推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太湖美”。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本周,全省多城外贸“半年报”新鲜出炉。数据显示,各地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出口市场加快多元化布局,为外贸稳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上半年,苏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分别占同期全国、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9%、46%,进出口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苏州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732.2亿元,增长14.5%,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7.3%。同期对中东、非洲市场分别增长15.9%、12.1%。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作为工业大市的苏州正加速向“智造之城”蝶变,这也为进出口增长提供了充沛动能——上半年苏州市出口增长7.7%,近八成为装备制造业,拉动苏州市出口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16.6%,机床、轨道交通装备、专用装备等增长率均超过20%。

同饮太湖水的无锡,外贸表现同样精彩:今年上半年,无锡外贸实现7.1%的稳健增长、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达到3886亿元,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判定一份外贸“成绩单”的成色,不仅要看总量,还要观察结构——今年上半年,无锡机电产品出口1953.2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2.7%。强劲的创新动能支撑着“无锡制造”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尤其是集成电路、电脑零件、锂电池、印刷电路等产品成为外贸尖货,不断在海外“圈粉”。统计数据显示,1—6月无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2.2%,占外贸出口总值逾四成。同时,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背景下,无锡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深化开拓海外市场。上半年无锡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37.7亿元,增长9.9%,占全市比重的52.4%。

(图片来源:连云港发布)

港口兴,外贸旺。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东端起点,连云港凭借港口深水航道等优势,为江苏制造推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宽阔大门。如今,这一优势正在与徐州铁路枢纽的陆运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双循环发展范式,更成为中欧班列网络中的重要增长极。通过“港口功能前置”服务模式,将连云港港空箱前置徐州陆港,实现了海运集装箱在陆港的预排及周转使用,这一应用为企业节约3至4天的空箱调拨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15%。今年以来,徐州至连云港的海铁联运班列已累计发送货物突破600标箱,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连徐紧密携手,使两地海铁联运能力和水平稳步增长,推动构建“高端装备出口+战略资源进口”的跨境产业闭环,有力推动“江苏制造”加速走向全球市场。建好大港口、布局大产业、打开大通道,这篇海河联运、海陆联动的“大文章”,连云港不遗余力用心书写。

同样交出亮眼外贸成绩单的还有宿迁。上半年,宿迁进出口总额330.2亿元,其中出口额286.6亿元、进口额43.6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稳健增长源于对外开放空间的持续拓展:上半年,宿迁贸易伙伴遍布全球19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207.9亿元,占全市外贸总额逾六成。外贸主体数量稳步增长也是重要因素。上半年宿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1165家,同比增长6%,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301亿元,占宿迁进出口总额的91.2%。今年,宿迁出台了稳外贸稳外资八项惠企措施,从政策加力、平台赋能、服务升级等八个方面,着力稳预期、强信心、增活力。随着政策落地,宿迁各地以“靶向施策”破解企业难题,以“精准滴灌”释放政策红利。有了制度型开放的持续突破、新项目大项目的加速集聚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撑,宿迁外贸“量稳质升”好势头有望持续增强。

回望上半年,“江苏制造”勇闯四海、外贸稳步前行,体现了经济大省承压突破的强大韧性与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江苏经济发展的“含金量”进一步凸显。在文旅消费领域,江苏诚意满满款待八方来客,已经结束了第七轮较量的“苏超”也带球跨过“中场”,在球场内外点燃盛夏激情,各地“人气值”持续走高。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22日,省会南京晒出上半年文旅“成绩单”: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入境过夜游客增长尤其亮眼,达到近三成。在文商体旅有机融合、市场供给“百花齐放”之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南京层出不穷的“宠粉”举措。今年5月,南京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凭观演(观赛)票据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三重优惠活动。两个多月以来,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申请加入,目前优惠场景“队伍”已经壮大到323家。在年初“飞来惠游铁定有宁”活动基础上,南京投入优惠“加码”,参与景区更多、优惠力度更大,且一直延续到年底。“一张小票根,玩转一座城”的含金量持续上升。入境旅游市场方面,南京出台《南京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从开拓多元入境客源市场、加强入境旅游宣传推广、提升入境旅游服务品质三个方面入手,拿出“真金白银”激励旅行社引客入宁;同时主动“走出去”,在全球讲好“南京故事”。今年以来,南京文旅组团亮相德国2025IMEX法兰克福会议及奖励旅游展览会,在拉脱维亚、匈牙利开展非遗及美食体验活动,参与德国柏林ITB旅展等,不断加速全球“圈粉”脚步。可以预见,随着中外游客纷纷为“宁”而来,南京下一个游客“过亿”里程碑将更快到来。

向来以“工程机械之都”闻名的徐州,也在文旅领域开拓出植根于城市产业基因、极富地域特色的新路径。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二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的通知》,徐州凭借交互式体感仿真游乐装备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揽下国家级“金字招牌”。据介绍,该中心聚焦交互式体感仿真游乐装备研发生产,重点突破沉浸式体感仿真游乐设备智能化与轻量化等行业关键问题,围绕交互式体感仿真游乐装备设计、智能控制等开展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正成为文旅产业焕新触达的“解题密码”——近年来,徐州借助数字技术、AI技术以及云演艺、云展播等新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文旅魅力触达更多受众;非遗文化产品交易中心推出的“非遗码”,将工业级物联网技术嫁接到文化传承中……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工业底蕴和科技创新为翼,破解文化和旅游重点领域技术难题。深厚的工业基因如何激发徐州文旅科技领域的新产品、新应用与新场景?这座城市文旅体商的融合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上周六,“苏超”赛场南通盐城两队强强碰撞、“榜一榜二”巅峰对决精彩上演。2.6万多人云集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为足球而欢呼,南通全域188个“第二现场”观赛点个个都是嘉年华。赛场所在地如皋,餐饮率先“升温”:晚上9点半,吾悦广场内多家餐饮店座无虚席,当天客流量达到5万人次、同比增长10%,交易额达到300万元。如皋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当天重点监测的20家商场营业额1004万元,同比增长45.2%;19家住餐企业营业额66万元,同比增长94.4%,客流量4250人次,同比增长52.3%。放眼南通全域,从海风清凉的沙滩到人头攒动的广场,从灯光明亮的商圈到烟火升腾的夜市,夏夜观赛的独特乐趣让消费热潮持续涌动。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南通全域共接待游客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4.81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5.2%、47.2%,相较于上周六分别增长27.1%、30.2%。“赛事引流、文旅变现、消费升级”的火热,延伸出“苏超”赛事强大的情绪感召力与消费拉动力。

“水蜜桃”与“小龙虾”之间的精彩攻防同样让人热血沸腾。尽管是赴无锡客场作战,淮安各地精心组织打造各类场景,在夏夜书写消费新故事——随着比赛开始哨音吹响,淮安20余个集中观赛点同步沸腾,圆桌上的火红小龙虾,更为这个观赛夜增添了独特的市井风味。在盱眙尅街,比赛直播与多彩活动让足球激情与夏日烟火气完美交融,与惠山古镇联合举办的龙虾美食文旅推广季无锡分会场活动,吸引食客近60万人次;白天徜徉在第39届荷花展的花海间,晚上赴龙虾宴感受“苏超”的魅力,金湖县以荷为媒,将体育竞技的激情、美食消费的活力与文化旅游的魅力深度融合;洪泽区打造黄集伏羊美食文化市集,推出集中观赛区,现场设置餐饮美食集市,球迷们一边品黄集羊肉、一边看“苏超”……足球的滚动轨迹串联起消费的多元场景,“第二现场”的魅力同样动人。这场由“苏超”引发的消费狂欢,激发了“体育+文旅+商业”融合模式的巨大活力。

民谚云:“三伏加一秋”。大暑一过,立秋将至。在寒暑相推、光阴流转间,挥洒的汗水与激情是江苏儿女奋进新征程最好的见证,炎炎夏日里积蓄的澎湃能量,也定将凝结为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丰硕甘甜的果实。

南京:

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在宁举行

无锡:

持续加码!外企对锡投资热情不减

徐州:

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

常州:

今年1—6月常州引才5.36万人

苏州:

喜添国际湿地城市新名片

南通:

4地入围2025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连云港:

新材料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淮安: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14.9%

盐城:

集体林权改革激活生态经济“双引擎”

扬州:

中小企业搭上“平台快车”

镇江:

项目投资蹄疾步稳跑赢“上半场”

泰州:

上半年“新三样”出口17.6亿元,增长4.7%

宿迁:

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根基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