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记(6.7-6.13)丨无边胜景在前头
2025-06-13 16:25:00
来源:综合省委新闻网
【字号:  】【打印

(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初夏的江苏,雨水适时而至,正值“夏粮归仓、秋粮入田”的时节,大江南北生机勃勃,一派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

6月11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会见出席江苏民间友好大会暨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宾。他说,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全省民间组织加强与国际友好组织的交流交往,同各国朋友一道,携手搭建更多民间交往、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青少年友好的桥梁,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推动友好交往之路越走越宽广、成果越来越丰硕。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当地时间6月10日下午,“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布鲁塞尔邮政广场启幕。本次江苏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世界阐述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推动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

(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伴随着绵绵细雨,6月11日,省会南京迎来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本次大会以“聚智赋能共塑未来”为主题,旨在准确把握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有效促进资源共享和生态建设,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外界留意到,近年来,南京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攻坚突破重要方向,积极布局全链条发展,目前已形成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全链条体系,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今年3月,南京又正式揭牌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速竞攀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南京拟订“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造全国产业创新和集成应用高地,到2027年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超100亿元……引领未来,南京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

竞逐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关键在人才,核心在干部。6月11日,无锡2025年度“琢璞”计划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召开,一场关乎未来、承载梦想的接力赛鸣枪开跑。据了解,参加此次“琢璞”计划的年轻挂职干部共177名,平均年龄30.8岁,“双一流”及世界排名前200强高校毕业生占比75.1%。作为精心布局的年轻干部“锻造工程”,2020年以来,“琢璞”计划累计选派800余名年轻干部赴“八个方向”“五个一线”压担历练。在此期间,挂职锻炼干部共争取各级政策364项、项目628个、资金超50亿元。今朝,号角再鸣、薪火相传,无锡,以一座城的胸襟与远见,向年轻的身影敞开怀抱。

徐州也是万物向荣,处处激荡着砥砺奋进的蓬勃力量。6月11日,徐州市代市长沈峻峰到徐州经开区调研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徐州经开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2025年,徐州市共实施市级重大产业项目300个,其中,年度实施项目290个、预期投资1043亿元,前期推进项目10个。年度实施项目中,工业项目271个、预期投资990亿元;服务业项目19个、预期投资53亿元。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促发展,调研中沈峻峰对徐州经开区提出要求,也掀起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狠抓项目的攻坚热潮。

“芯”耀龙城,智“链”未来。6月11日,常州市“百场千企”产业链融链强链对接活动——1028半导体专场活动举行。现场,马达驱动、EEPROM以及高端信号链等芯片项目,高速率激光器芯片技改项目,氮化镓芯片的设计及可靠性测试服务项目等10个半导体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常州已累计引进纵慧芯光、承芯半导体等130多家半导体企业。同时,龙城芯谷加快布局;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启动本硕招生,加速人才链构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分中心揭牌,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活力之城常州以“链”为名,汇企成群,锻造新的“硬内核”。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6月12日,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苏州举行。大会以 “迈向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建造等前沿领域,与苏州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早在2023年,全国首条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测试路段就在苏州投入使用;今年年初,《苏州市“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实施方案(2025-2027 年)》出台,明确打造 8 大应用场景和 15 个交通行业大模型。业内认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升级,为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此次大会的召开,为苏州向全球展示科技创新实力、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

淮安同样步履不停、风雨无阻。连日来,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分别到淮安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调研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核心要点展开,为两个区域乃至整个淮安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外界观察到,全市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92 个,其中 30 亿元以上项目 16 个,工业项目占比 84.5%;4 月,总投资 30 亿元的中江年产 540 万套汽车零部件智造项目在淮安工业园区开工;中天钢铁(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总投资超 200 亿元,一厂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 2025 年全部达产……淮安,正以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图片来源:扬州发布)

烟雨扬州也传来好消息。6月10日,博恒公司全球首条新能源材料专用超薄增强薄膜生产线在扬州投产。相关资料显示,扬州博恒项目自2022年9月启动以来,仅用33个月实现项目投产,累计申请专利63件,实现了国内自主技术的重大突破,构建起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圈。正如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所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硬支撑”。近年来,扬州始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以“613”产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企业成长的“最佳合伙人”,下一步,扬州必定在延链补链上“分秒必争”、在助企惠企上“倾心竭力”、在创新生态上“厚植沃土”,推动新材料产业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满目葱茏的盎然生机,恰似这片热土上正奔涌着的干事创业激情。勤劳的江苏儿女正饱含热情,挥汗如雨地创造着下一个丰收。

南京:

机制协同“软联通”,激活要素“大循环”

无锡:

2025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在锡举行,20余家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参展

徐州:

2025年省重点支持的外资研发中心名单发布 徐州2家企业入选

常州:

常州首获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

苏州: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

南通:

南通在全国率先为新就业群体设立学历教育项目

连云港:

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布 港城3镇跻身500强

淮安: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盐城:

领跑“零碳”赛道闯新路

扬州:

营商环境质量 扬州这样争得全省第一

镇江:

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实招 镇江市全面部署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动

泰州:

全省首单公共数据产品场内交易达成

宿迁:

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绿色家居产业基地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