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记(3.22-3.28)丨攀高逐新争春时
2025-03-28 14:04:00
来源:综合省委新闻网
【字号:  】【打印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充满朝气、富有生机的春天,正是踔厉奋发的时节。

3月24日至25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扬州、泰州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奋发作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省扛好挑大梁责任多作贡献。

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各项工作的鲜明主线。这一周,江苏各地都在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奔跑的姿态、沸腾的状态,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实。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向新提质,投资未来。3月26日,南京市举行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全球创新创业者齐聚一堂,共绘发展蓝图。大会上,南京揽下102个重大项目,项目涉及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六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服务业新体系等,投资总额1373.24亿元。大会上,南京亮出了“五维图”——城市发展的坐标图、产业体系的全景图、创新平台的矩阵图、成果转化的路线图、投资合作的热力图,把最亮眼的家底、最全貌的画卷呈现在世界面前。大会上,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表示,南京将以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一流产业科技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定走好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诚邀海内外嘉宾选择南京、深耕南京,“IN南京,赢未来”。

(图片来源:无锡发布)

樱舞江南,和韵共生。3月26日,2025无锡国际赏樱周暨中日樱花友谊林建设38周年系列活动举行。中日樱花友谊林建设缘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樱花林面积已经达85万平方米,拥有近百个品种、3万余棵樱花。盛放的樱花承载着民间友好的深情厚谊,彰显着无锡高水平开放的蓬勃朝气。近年来,无锡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18家世界500强公司在无锡投资兴办了248家外资企业,超1.2万家在锡企业深耕国际市场,国际友好城市数量增加至51个,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突破7700亿元人民币,城市国际化和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友好交流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多年来,无锡“国际月”仿佛一个强力“磁极”,使得无锡有更多机会与世界互动。在这诗意盎然的季节里,让我们一同期待,无锡与世界共谱华章!

这一周的苏州可谓花开并蒂,好事成双。3月25日,全省第700家境内上市企业苏州胜科纳米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也是全省第11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今年,包括胜科纳米在内,苏州已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苏州共57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三,占整个科创板上市企业数的近十分之一。同一天,中国纺机产业总部项目签约落户苏州,国机基金江苏分公司(长三角机构)正式揭牌。该项目将重点打造“经营管控中心、科研培育中心、集采中心、营销中心”四大功能中心,预计未来3至5年实现年营业收入超220亿元规模。“苏州产业基础扎实、科创氛围浓厚,在苏发展充满信心。”业内人士的评价,更是折射出苏州引资聚力、撬动未来的无限潜力。

(图片来源:连云港发布)

挺进深蓝,向新而行。3月26日,连云港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近年来,连云港市进一步加快了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传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4年,全市实施了57个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5.58亿元,同比增长13.64%;海水养殖产量超43万吨,同比增长20.14%……数字的背后是连云港海洋经济向“新”而行的积极实践。市委书记马士光坦言,连云港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未来发展的优势在海洋、潜力在海洋、希望也在海洋。要用好战略机遇,矢志向海图强,加快建设海洋强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继上周全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之后,这一周,江苏各地纷纷召开会议,释放出追风赶月莫停留、凝心聚力加油干的鲜明信号。

春潮涌动处,彭城万象新。3月26日,徐州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徐州正不断用创新定义城市的生长逻辑。从实验室的智慧火花,到生产线的精密制造;从“书架”上的理论成果,到“货架”上的畅销产品——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已成为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如今,徐州十大创新产业集群总规模已突破7800亿元大关,城市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实现六年跃升六位的连续跨越。万亿城市的目标近在咫尺,发展之“质”的跃升变得尤为紧迫且关键。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要以高水平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为主抓手加强科技创新,以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加强产业创新,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突破口加强创新融合,激活迈进万亿之城的强劲引擎。

(图片来源:淮安发布)

3月25日,“攀高比强 跨越赶超”淮安市2024年度高质量跨越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中,淮安市蝉联Ⅲ类地区第1、获评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蝉联第一,诠释了“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发展追求,证明了重抓工业、主攻项目的淮安路径,彰显了干字当头、实干实效的制胜法宝。展望新一年发展目标,“拼”字成了字里行间的关键词。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指出,要走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的“两定位”,要誓夺全省综合考核Ⅲ类地区“三连冠”……面对“挑大梁、作贡献”的发展要求,自信自强的淮安将再接再厉、迎难而上,以实干实绩创造更加辉煌的高质量发展业绩,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

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等次;全省28个绩效评价指标中,扬州有8个指标列Ⅱ类地区第1,18个指标列Ⅱ类地区前2……这是扬州在“全省统考”中交出的历史最好成绩。“高分卷”的背后,是打破居中思维,确立了“不争第一不罢休”的鲜明导向;是紧紧咬定目标,展现了“不达目的不收兵”的奋进姿态;更是上下同心协力,形成了“不遗余力共担当”的良好氛围。3月25日,扬州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明确目标、指明方向——要接续奋斗,勇挑大梁,在推动产业科创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在落实重大战略上下功夫,在实现共同富裕上下功夫。外界相信,扬州必将把争第一、争一流作为不变追求和永远追求,在一次次突破自我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扬州!

让我们迎着春光,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下,以实干笃定前行,以争先开创未来,携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

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行动全面启动

无锡:

《关于加快推动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出台

徐州:

科技赋能 重塑“多肉”产业生态链

常州:

推进微电网建设 助力常州逐“绿”而行

苏州:

“苏州之眼”启幕 双体游船首航

南通:

高校院所牵手企业 科技成果“先尝后买”

连云港:

科产创新融合攀升“价值链”

淮安:

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

盐城:

放大既有优势 滨海强势崛起

扬州:

青年人才,扬州请你留下来

镇江:

推行21项任务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泰州:

“首店经济”焕发城市消费活力

宿迁:

“粮田”变“良田” 处处好“丰”景

作者:  编辑:陈茜  
微信图片_202401261351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