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江苏迎来了新任省委书记和代省长。吴政隆同志任江苏省委书记,许昆林同志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上任伊始,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快速打开工作局面。
这一周,迎来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两周年。长三角一体化启动水乡客厅项目、长三角区域养老示范标杆区方案通过……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示范区用两年时间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这一周,省政府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就近日印发的《江苏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和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相关情况做了深入解读。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的重要时刻,接过省委书记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我深感使命如磐、责重如山。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省人民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上交出我们这一棒的合格答卷。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我一定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恪守亲清政商关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努力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表率。
——吴政隆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发言
我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以政隆书记为班长的省委带领下,为江苏全省发展做更多事情,为江苏全省人民谋更多福祉,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一是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二是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管好自己、管好亲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
——许昆林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发言
10月19日
中共江苏省委召开民主协商会,就有关人事安排事项与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进行民主协商。省委书记吴政隆主持会议,就有关人事安排事项作了说明。
(图片来源:江苏人大网)
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在南京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吴政隆到会作有关人事事项说明。许昆林在会上作了拟任职发言。会议决定接受吴政隆关于辞去江苏省省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许昆林为江苏省副省长,决定其代理省长职务。许昆林进行了宪法宣誓。
10月20日
10月19日至20日,海南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考察。两省在南京举行座谈会,交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商苏琼合作发展大计。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昆林,省政协主席黄莉新与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冯飞,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共同出席座谈会。
吴政隆说,苏琼两省发展各具优势、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战略协同、深化务实合作,共同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自贸区建设上互学互鉴、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加强交流、在产业发展上寻求更多合作点、在改革创新上协力探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携手奋进,创造更多走在前列的现代化建设成果,绘就更加美好现代化图景。
10月20日,江苏省计划生育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省委书记吴政隆作出批示。副省长陈星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苏省委主委洪慧民当选为省计生协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吴政隆在批示中指出,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要主动适应群团改革和实施健康中国、健康江苏战略需要,准确把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新要求,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10月21日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昆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要求,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听取全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进一步部署相关工作;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要求。
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对当前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代省长许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毫不松懈抓好落实,全力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常态防控。各地各部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分管负责同志分兵把守。
共同谱写长三角城市合作新篇章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制度攻坚、项目攻关的全面发力年。10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周年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苏州吴江举行。会议期间,参会代表现场考察了水乡客厅、汾湖“一网通办”为民服务中心、元荡生态岸线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二期等示范区建设新成果,并出席了水乡客厅重点项目开工(启动)活动。水乡客厅是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将打造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水乡客厅被认为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
(图片来源:徐州日报)
10月20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徐州市召开。会议以“服务新发展格局 携手迈上新征程”为主题。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纪要》等有关文件。新华社宣布成立“新华社长三角运营中心”;自贸试验区合作、跨境电商合作、音乐教育合作、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集中签约了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徐州、浙江台州、上海黄浦等城市(区)牵头举办了徐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长三角民营经济协同发展、长三角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3场专题交流活动。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区域发展日趋紧密,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进程加速。10月19日-20日,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宜兴市举行,会上通过全国首个跨省县域幸福养老示范标杆区方案。会上,江苏宜兴市、浙江长兴县、安徽广德市三地拟签署协议,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县域幸福养老示范标杆区。
10月20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公安机关正式启动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我省南京、苏州、盐城入选试点城市。12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将全面实行“跨省通办”政策,届时我省所有派出所户籍窗口、户政办理大厅全面受理长三角区域身份证异地首次申领和全国身份证“跨省通办”换领、补领业务。
展会搭台深化合作 扩大发展“朋友圈”
10月18到20日,以“创新江苏,机遇无限”为主题的迪拜世博会“江苏周”活动,以线上下融合的方式成功举办。通过互联网,“江苏周”主会场南京与万里之外的阿联酋迪拜心手相连。这已经是江苏连续第四次参加世博会。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19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郑州拉开帷幕,江苏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常州市同时举行。启动仪式上,副省长胡广杰为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授牌。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常州大学共建新型科教融合学院——中以科创学院现场揭牌。
(图片来源:连云港发布)
10月18日,第七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在连云港开幕。据初步统计,本届丝路物博会期间将签约合作项目36个,总投资402亿元,涉及物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产业。
(图片来源:淮安发布)
10月18日,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淮安开幕,以共筑“融合、智慧、绿色”都市交通圈为主题,邀请逾10位全国交通领域知名专家集聚一堂,共同探讨淮安综合交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淮安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为贯彻落实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精神,江苏印发《江苏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10月19日上午,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实施方案》围绕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的新要求,提出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围绕精细税费服务总要求,提出7项18条实招硬招,倾心服务1300多万江苏市场主体、近5000万自然人纳税人和7200万缴费人;围绕精确执法总要求,提出8项20条务实举措,严格规范税务执法行为,全面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围绕精准监管总要求,提出6项16条创新落实措施,全面提升税务监管能力和水平。
10月20日,省政府召开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相关情况发布会。省财政会同省有关部门整合省级政银合作产品,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拿出“真金白银”,在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求更大实效。首期推出“小微贷”“苏科贷”“苏信贷”“苏农贷”等4个子产品,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省财政厅委托省联合征信公司开发建设了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布产品信息、企业提出贷款申请、银企融资对接、逾期贷款登记备案等业务都可在线上完成。该系统与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