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新江苏客户端和中国江苏网联合承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特别支持的“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圆满收官。活动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不少革命后代纷纷推荐红色传家宝,现推出特别策划——“红色家藏”系列征集活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铭刻红色记忆!今日推出第二期。
江苏盐城市黄尖镇,沈志富家中有一张珍藏了70多年的军属证。泛黄的证书边缘破损,纵横的折痕里刻满了时光的印记。这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政治部发放的,时隔多年,上面的繁体字迹依旧清晰。
沈志富家中的军属证
“我的父亲是名军号手。”沈志富讲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的父亲沈国扬曾无数次吹响战斗号角,激励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英勇向前。
沈国扬的军人转业证
1931年,16岁的沈国扬参加盐东县海防大队实业保安队,出身贫民家庭的他并不识字,在这里,他学会了吹号。
新四军来到盐阜大地后,沈国扬毅然加入新四军。1941年,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在东台弶港成立,沈国扬成为海防团的一名司号员。
粟裕曾说:“这是我们创建的中国人民的第一支土海军。”这支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海防团,出色完成了保卫苏中根据地近海海域的艰巨任务,还为华东军区海军的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国扬生前用过的军号
战场上,司号员是指挥者的“喉舌”,一旦司号员倒下,指挥者的命令就无法快速传达,军队的机动性将大大下降,因此司号员往往是敌军攻击的第一目标。深知司号员的重要性,战斗中为保住“号声”不断,沈国扬学会了躺在地面仰着吹号。
1945年,沈国扬被调到海防团司令部。跟随海防团,他在盐城南洋、合德、陈洋、大丰斗龙港、龙王庙参加过多次战斗。一次战役中,因不小心显露司号目标,沈国扬不幸被日军击中左腿负伤。痊愈后,他又重新回到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沈国扬曾任射阳县教大三队学员、班长。1952年,由于身体原因,他转业至新洋区黄尖乡新华村。那支伴随他多年的军号,他一直带在身边。在那个没有广播没有电线的年代,沈国扬成了村里的“号手”,常用号声提醒村民们下地务农、收工回家。1971年冬天,沈国扬因罹患癌症逝世。
沈志富说,父亲一直叮嘱他们,成为新四军战士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务必保存好他的从军证明和那把军号。沈国扬去世后,沈志富与其他兄弟姐妹悉心保存父亲遗物。2012年,他们将沈国扬一生最爱的军号捐至新四军纪念馆。这把军号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1999年,沈志富的母亲去世。临走前,她将光荣的军属证交给沈志富保管,并告诉他,务必秉持父亲遗志,当爱党爱国的好公民。
20多年来,沈志富从未忘记父母的教诲,常拿出军属证细细观摩。在他看来,那把军号以及这张厚重的证件,代表着一名新四军、解放军战士的光辉历史,也是一个军人家庭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