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展翼凌云的“伪装者”
2021-06-18 09:0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0
【字号:  】【打印

编者按: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充分反映江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激励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新江苏客户端和中国江苏网联合承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特别支持的“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江苏省百件红色基地馆藏珍品征集展示”正式上线。江苏各地红色展馆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周恩来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49家提供馆藏线索。今日推出第六十四期。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有一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棕色飞行员皮夹克。皮夹克的主人,是国民党空军第二军区司令部的飞行员赵良璋,而他的真实身份,是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在那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他展翼于凌云长空,斡旋在生死边缘,带着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追寻燃烧不灭的信仰之光。

1921年,赵良璋出生在六合一个贫苦家庭,13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市五中。自那时起,他开始接触和阅读进步刊物,接受革命的启蒙教育,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南京沦陷。赵良璋亲历了那段浸满血泪的历史,民族危亡、日寇临城之际,他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毅然选择投笔从戎,于1939年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士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第十一大队任飞行员。满怀报国之志的他渴望驾驶银鹰杀敌立功、一雪家仇国恨,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赵良璋对此极度失望。革命圣地延安似是茫茫黑夜中的灯塔,成了他日夜向往的地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赵良璋从成都辗转至重庆,想通过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北上延安。办事处工作人员薛子正告诉他,根据革命需要,留在国民党空军内部从事地下工作,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赵良璋欣然接受任务,写下2万余字的《国民党空军概况》递交中共代表团后重返成都,成为中共地下工作者。

1946年,赵良璋被任命为国民党空军司令部参谋,随国民党空军第二军区司令部调往北平。在此期间,他又设法获得战斗情报科参谋的职务,向延安秘密传递国民党空军部队番号、驻地、飞机种类及数量等一系列情报,为人民解放军在华北的战斗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一年冬天,赵良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隐蔽战线的斗争, 虽不见战火硝烟, 却见生死命悬。1947年9月的一个清晨,北平京兆东公街24号院内,中共北平秘密电台正如常发送着电报。突然,国民党保密局特种工作组破门而入,电台台长、报务员、译电员等4人当场被捕。国民党特务还从床下一个柳条箱里抄出了未及时销毁的大量电报原始文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包括赵良璋在内、潜伏北平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的亲笔手迹。

赵良璋在南京被捕。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审讯、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组织秘密。为掩护同时被捕的难友,他还将“罪行”一揽己身,准备凛然赴死。

1948年10月19日,国民党国防部军法局以“泄露军机”为名,将赵良璋与“北平共谍案”同案的谢士炎、丁行、朱建国、石淳4名共产党员判处死刑。临刑前,赵良璋脱下皮夹克,留给身患疾病的狱友朱铁华作纪念。与这件皮夹克一起的,还有一封绝笔信:“我是带着勇敢与信心就义的。我虽倒了,但顽强的性格仍使我精神永不灭亡。”

年仅27岁的赵良璋倒在了黎明前的南京,他用生命捍卫的信仰化成了永恒,一如他谱曲的《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歌中所唱:“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我燃烧不灭的心,会不朽地欢欣。”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张加华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