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讲述响应中共号召团结抗战动人故事
2025-08-30 07:08: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陈月飞

8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见面会。5位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以一个个鲜活生动、令人动容的抗战故事,回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御外侮往事,介绍对抗战胜利的认识和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思考。

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历史。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上,留下了民主党派的不少印记。

九三学社的党派名称,就与抗战直接相关。“1945年9月3日,我们九三的先贤就是在这天创建了九三学社组织,并以这个日期命名为‘九三学社’。这既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纪念,也寄托了九三学社前辈们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期冀和企盼。”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说。

今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5周年。“回顾农工党的早期历史,是与抗日救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王路介绍,在中共的影响、帮助、指导和领导下,农工党自1930年成立以来,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致公党萌芽于广大华侨华人的爱国热情,诞生于近代海外侨胞的报国革命。1925年,致公党在美国成立之初,即发布救国主张,投身民主革命。“在民族存亡之际,致公党毅然投身抗日救亡洪流,成为最早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的民主党派之一。”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卢国懿回顾说,“九一八”事变后,致公党中央连发“快邮代电”,号召海内外党员“出钱出力,以尽职责”。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于1948年,但许多民革党员曾积极投身抗战。民革中央副主席陈星莺说,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民革前辈们和千千万万同胞一道浴血奋战,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血气和骨性,也展现了一幅幅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共御外敌的历史画卷,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坚定不移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农工党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迅速响应。“为更好地担负起抗日救亡重任,我们把党名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并提出了‘抗日、联共、反蒋’的总方针,《临时行动纲领》和《告同志书》的通过,标志着农工党从此脱离国民党的体系,确立了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路线,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王路说。

“从相识到相知,从相近到相亲,从同胞到同志。”卢国懿用三句话、六个词来概括致公党抗战中与中共合作的心路历程。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5年,董必武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时遭到国民党阻挠。美洲致公党负责人司徒俊葱挺身而出,不仅为董必武提供安保,还通过组织记者招待会和自办的报纸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宣传中共抗战主张。

在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从政治上把方向、大势、全局,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有力推动了台湾光复运动,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记者时表示:“中国的抗战是要求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的范围,不限于山海关,不限于东北,还要包括台湾的解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利平介绍,中共的上述政策主张,得到台湾同胞的积极响应。台湾同胞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大陆同胞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最终实现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目标。“比如,作为一支直接开赴前线对日作战的台湾同胞抗日队伍——台湾义勇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组建起来的。”

响应中共号召,抗日战争中,很多农工党党员也加入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共并肩参战。“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王路说。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