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顾星欣) 江苏省委宣传部近日印发《江苏省革命历史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展览工作导则(试行)》,对省内革命历史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以及数字展览、网上展览改陈布展提供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规范指引,推动展陈工作高质量发展。
江苏革命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该导则出台,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展览,充分发挥革命历史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史留鉴、资政育人作用。
导则要求,革命历史类陈列展览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党史观,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科学精准、恰如其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到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革命历史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陈列可每5年进行一次局部改陈布展,每10年进行一次全面改陈布展。
导则共九章三十七条,对于革命历史类陈列展览的主题确定、大纲撰写、展品选用、审核报批、布展施工、教育利用等工作,均一一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展览主题应与基地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承载的革命精神相契合,以党史、军史、地方史志等权威著述为依据,吸收最新权威研究成果,贯通史实史料史观,贯穿陈列展览始终,见人见事见精神。展览大纲应由基地组织撰写,邀请对展览主题、内容有充分了解和研究的党史、革命史专家学者参与,确保展览大纲权威、真实、准确。在展品选用上,基地应围绕陈列展览主题、依据大纲选用展品,包括重要文物、代表性实物、档案、文献、图片、影像、音频、手稿、艺术品等,展品来源必须权威、合法,展品应尽量展出原件。形式设计应服从于展陈主题,适度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广移动客户端导览服务、智能体验等技术,增强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
导则特别指出,基地应充分发挥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开展分众化、特色化社会教育活动,依托基本陈列举办流动展览;根据展览主题内容出版相关图书影像、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有条件的基地应建设网上展览平台,运用新媒体,增强展陈互动性;鼓励基地交流合作,联合举办展览,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同时,基地应当加强讲解人员培训,鼓励革命后代,英雄烈士后代,相关历史事件亲历者、幸存者、见证者等担任志愿讲解员,推出多语种讲解服务、专家导览和馆长讲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