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婕通讯员黄昕)中秋遇上国庆,镇江从宝藏小城一跃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镇江南站成为10月1日当天高德地图五大周边交通繁忙火车站之一,水陆寺巷、西津渡先后“红”上了央视。由此带来“花式消费”,推动整个消费市场呈现“节节高”态势。
多重惊喜,点燃市场活力。这个假期,国庆中秋“双节”同至,喜悦加倍,我市商务部门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一场精彩纷呈、福利满满的“双庆”消费盛宴,优惠拉满,涉及汽车消费、首发首店体验、加油抽奖等,尤其是创新开展的“首发首店体验月”,百款首店权益包串联起购物、体验、餐饮、娱乐等消费全场景。各大综合体活动也将山野市集、动漫嘉年华、民谣音乐会、汉服大赏、垂直马拉松、模型展、升旗仪式、昆虫展等多元业态有机融合,多种新场景全面激活了节日消费市场。这个假期,监测的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6%,其中重点监测企业的日用品、金银珠宝、化妆品类商品的销售额增幅都在10%以上。
首店扎堆,引发餐饮“排队潮”。国庆中秋假期前后,我市各大综合体密集引入餐饮首店,叠加市商务局“首发首店体验月”优惠,形成强大消费吸引力,引发排队热潮。苏宁广场的苔山、萨莉亚、MStand,八佰伴的四道菜、像素研食、胡叨叨,吾悦的山野山椒、小江溪、一牧赛等餐饮首店排队时长都在2至3小时。高人气不仅为综合体带来旺盛客流,更带动二次消费与关联消费,让首店从“单个亮点”串联成“消费热链”。数据显示,市区各主要综合体假期期间客流量平均增长20%,销售额增长10%左右。除综合体内时尚餐饮外,假期婚宴、家宴需求激增,市商务局监测的18家大型餐饮住宿企业7天营业额同比增长11.8%。
网红街区,“出圈”更出彩。白天游景区,夜晚品味道,街巷经济正在成为镇江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重要密码。10月1日,我市又一条“网红街巷”登上央视晚间新闻,京口区水陆寺巷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以一场持续8天的“‘街’迎华诞‘巷’往中国”城市嘉年华,点燃了城市的潮玩热情。润州区京畿路街区同样出彩,各种“年代记忆”“街巷记忆”的文化沉淀与甜品咖啡、特色文创、非遗手作等小店相映成趣,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体验。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全新打造的“玉山市集”更是成为游客打卡的新焦点,节前我市迎来来自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船员,深入镇江西津渡等街区体验“一站式商文旅消费专线”,镇江“海员经济”效应进一步放大,城市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