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首次位列省Ⅱ类地区第一
2025-04-02 09:15:00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  】【打印

通讯员 数宣 宜皓 记者 肖平 宝军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一年提升0.6个百分点,首次位列省Ⅱ类地区第一。这是扬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交出的一份单项成绩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市数据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这一指标的快速提升,是近年来扬州深度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的实效。

拥抱新蓝海,“数字扬州”驶上快车道

增量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强有力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机遇,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坚持把数字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用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

数字经济之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去年召开的扬州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说,“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谁在数字经济这条赛道抢得先机,谁在未来区域竞争中就更有话语权。

为了跑好这条新赛道,我市出台了全域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扬州数字经济发展的“三年目标”:到2026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1%,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达18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3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行动计划,形成了“1+4+N”系列政策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支撑。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乘着数字经济发展的东风,扬州这趟“数字列车”正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构筑新支点,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何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越高,说明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化对产业的介入越深。

在扬州,数字经济从一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是以云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持续突破推动的。

大数据产业项目“数起云涌”。在扬州(仪征)大数据产业园,机房林立,机柜指示灯闪烁,“超级大脑”正以每秒千万亿次的速度处理着海量信息。以腾讯仪征东升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江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扬州)算力中心、绿色文化数字化算力基地等4朵“百亿云”为依托,园区初步形成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应用以及关联制造与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拥有大数据硬件制造企业20多家,数据分层、数据安全、IDC资源调节企业30多家,算力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除了扬州(仪征)大数据产业园,我市还在各地布局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数据产业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云谷、智谷等6家特色产业园区,承接数字化项目落地的产业载体逐步夯实。

数字化项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市数据局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机制优势,联合大数据集团开展数字招商,推进城地香江智算中心、思必驰数字政务、易华录华东区域总部、深圳开源扬州公司等项目落地。

“大数据集团将联合有关县(市、区)数字经济板块设立域外创新中心暨数字经济招商工作站,共办数字经济招商活动,共招数字经济企业落地,吸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和项目资源向扬集聚。”扬州市大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关数据显示:全市目前已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1600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在特色工艺集成电路、无线射频标签、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集聚了扬杰科技、川奇光电、中兴派能等一批领军企业,扬州也连续三年入围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

建强新底座,下好数据赋能“先手棋”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如何下好数据赋能“先手棋”?

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坚持以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目标,推动数据资源转变成可变现的数据资产,持续加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已编制公共数据目录1.2万个,形成全市数据资源‘一本账’。”上述负责人表示,扬州在全省率先推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运商分离”模式,授权大数据集团为一级运营主体,遴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首批9家二级开发主体,推动数字城建公司等9家企业获得1.2亿元质押授信。

为了加快数据变现,扬州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提炼出“盘、引、管、用、融”五步工作法,为大数据集团、市交通产业集团等6家市属国企开展数据资产确权。同时,积极推进数据产品挂牌交易,北京、深圳、贵阳等地大数据交易所已落地扬州服务中心,“高邮大虾”“宝应公交”等数据产品成功挂牌并完成交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扬州在全省率先发布“算力券”政策,给予单个算力需求主体每年最高200万元补贴,帮助企业降低算力使用成本,释放算力应用需求。同时,推动上线运河城市算力平台,构建算力调度服务“一张网”,目前已汇聚23家算力中心超15EFlops多元异构算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在数字生态营造上,我市已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专项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新兴产业;继去年率先推出“算力券”后,近日再次推出“数据券”,提供真金白银奖补,鼓励企业参与数据产品生产和数据交易;出台数字人才引育用留“十条举措”,最高给予5000万元资助,让一切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在扬州充分涌流。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