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惠企 今年扬州这样做
2025-03-27 09:23:00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  】【打印

为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助力企业扬帆远航,3月25日,市财政局联合科技、工信、商务等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助企惠企政策。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各部门将围绕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打出助企惠企“组合拳”。

财政局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市财政局副局长徐军介绍,今年市财政将统筹安排各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聚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一体融合”,努力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产业发展方面,将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4.1亿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安排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预算2.3亿元,用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智改数转”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安排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预算3400万元,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安排人才专项资金预算1.8亿元,加大顶尖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力度;预计全年争取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两新”及消费促进活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助力创新方面,将安排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预算3.5亿元,支持科创平台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助力“613”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安排创新主体培育专项资金预算1.2亿元,支持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揭榜挂帅”“创新挑战赛”等技术合同给予奖补,分层分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安排科技计划专项预算4500万元,针对企业科技创新不同阶段,出台精准扶持政策;安排科技公共服务建设专项预算3500万元,打通企业科技创新难点堵点,促进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同时,还将加大财政金融联动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预算2亿元,形成财政贴息、风险补偿、财政奖补、应急转贷等全方位的惠企政策体系。

科技局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今年,市科技局将优化集成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参与攻克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市科技局副局长赵浩岭表示,2025年,市科技部门组织实施50项基础研究项目、40项产业前瞻与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发项目和2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5月将发布市科技计划申报指南,面向全市企业和科研院所组织申报,市科技局通过项目评审系统邀请专家进行网上评估,获得立项的项目,会同市财政局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支持企业实施科技项目。

据悉,市科技部门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年度研发费用超过一定数量或研发费用较上年增长超过一定幅度,将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助。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3000家,市科技部门将安排资金,对企业首次通过高企认定,或非首次通过认定的高企,都给予资金支持,继续对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的企业给予国家和省奖励资金1:1配套奖励。

工信局

五大方面助力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工业化

市工信局副局长赵宽安介绍,今年,市级工信领域奖补政策,以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工业化为重点,支持五个方面:

一是支持企业上技改更新设备。在继续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拟安排1.5亿元左右,按照项目设备投入6%至13%的比例进行补助,比例高低结合企业获批的有关认定给予一定权重,包括国家5G工厂及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绿色工厂等。

二是支持企业上争夺牌。对新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以及先进级智能工厂等重要认定的企业实行“免申即享”,企业无需申报即可获得定额奖励。

三是支持企业创新转型。选择3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赶超项目,按项目研发投入给予补助;支持国防科工发展,对企业开展先进技术转化、获取军工资质、参与国家国防科工项目给予奖补;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对通过省安全防护星级评估、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应用的企业给予奖补。

四是支持“6群13链”特色发展。对新获批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为高端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配套的企业给予奖补;对新获批的省以上首版次软件、集成电路流片验证费用进行奖补,同时还将遴选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领域应用示范场景,对场景开放方给予奖励;支持整车企业争取车辆生产资质,鼓励零部件企业为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配套;支持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预制菜新产品研发等。

五是支持工业企业、平台机构做大做强。对大企业(集团)开票销售总量或增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分档给予奖励;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全市中小企业。

商务局

促消费助力商企,推进企业“走出去”

“全市商务领域将持续扩容商家,优化商品品类,扎实推进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落地落细。今年截至目前,家装家居、电动自行车参与商户近1500家,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005万元;汽车以旧换新参与企业146家,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000万元。”市商务局副局长王琴介绍,下一步,商务部门将全面支持企业打造“夜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对网络零售额达标企业、直播电商基地、示范创建等给予支持,鼓励老字号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开拓市场。

促进消费助力商企的同时,商务部门还将聚焦开放型经济。王琴介绍,一是推动外资外贸量质齐升。在招商引资方式、优化外资结构、培育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方面给予外资企业支持。在市场开拓、发展新业态、服务贸易、信用保险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支持。二是推进企业“走出去”。对通过新设、增资或并购方式到境外开展技术研发、海外仓储等项目给予支持;对开展境外承包工程、入驻境外合作区发展的企业给予支持。三是提升口岸发展水平。对扬泰机场新开(加密)国际客运航线、外贸集装箱在扬州港进出、船公司与扬州港口码头、进出口企业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

记者 默然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