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2025-10-28 09:34: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徐报第一工作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从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工信战线,到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前沿;从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平台,到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铁军;从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阵地,到服务基层群众的社区一线……一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狠抓落实见效的热潮正在彭城大地涌动。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壮丽篇章。

聚焦实体经济

筑牢产业根基

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突出位置,并对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各地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会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长缨表示,我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以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知名企业、高端品牌,为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全会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各项战略的叠加效应、优化生产力布局等作出了战略部署。市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展处处长刘建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徐州发展的核心优势与潜力所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他表示,将坚决扛起省委赋予的拓展发展纵深、打造强劲支点的使命担当,聚力提升“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能级,以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与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首位度和现代化水平。

强化创新驱动

催生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会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部署,在徐州科技战线激起强烈共鸣。

全会精神不仅为当前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十五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规划了清晰路径。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亚珍表示,全市科技系统将进一步抢抓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徐州科创圈”建设机遇,推动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各类创新主体能级。扎实推动“双高协同”创新发展,着力打通产教融合壁垒和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在服务科技强国、科技强省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丁冲表示,将依托“四链融合”平台,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积极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有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跨区域、跨领域高效流通,加速形成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拨投结合”创新机制,为科技项目落地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人张雷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目标宏伟、催人奋进。我们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在加强原始创新保护、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关键技术领域提供快速知识产权获取与保护、知识产权纠纷高效化解等服务,为徐州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以知识产权的实干担当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绿色转型

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部署,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纳入“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光普表示,将紧扣“美丽徐州”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谋划好“十五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守护好徐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奋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展现徐州担当、作出徐州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对《建议》稿的说明和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宣传部道德建设指导处处长张飞翔表示,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依托徐州深厚的红色传统、道德底蕴和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在理想信念铸魂、文明素养提升、文明实践拓展、典型示范引领等方面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努力为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贡献徐州力量。

基层社区是落实全会精神、服务保障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徐州工业园区南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吕超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关于“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依托社区“一站三点”文明实践矩阵,定期开展技能赋能培训,提升居民就业能力。“我们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创新,强化服务意识,畅通民意渠道,架好党群‘连心桥’,真正把服务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就的宏伟蓝图,正迅速转化为徐州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和自觉行动。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紧扣徐州发展实际,将全会的战略部署细化为具体的施工图、转化为发展的实景画,确保各项任务在徐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徐州力量。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