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迎来新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徐州作为区域消费链条上的关键枢纽,已被纳入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定位为培育打造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徐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样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徐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等。今年的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积极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列为重要任务。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正通过优化消费供给、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举办大型消费促进活动等举措,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升级,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首发经济
激活消费新引擎
首发经济,是提升城市能级、升级城市消费的关键。《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办好精品首发季活动,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引领力。具体包括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吸引全球优质品牌开设首店,支持老字号品牌和新消费品牌跨界合作等。
作为提升城市能级与消费品质的重要抓手,首发经济正成为徐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2024年,266家首店落地徐州,这一成果离不开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去年1月,徐州市商务局发布《市商务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招引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来徐首发、设立首店,加强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提升区域品牌集聚度。同年9月,徐州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落实省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消费新场景,支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顶层设计的精准发力,为首店经济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以徐州苏宁广场为例,近年来加速品牌优化升级。目前已拥有186个首店品牌,在全部品牌中占比60%以上,尤其是轻奢名品、国际钟表、快销品、美食餐饮大多为徐州首店。未来,徐州苏宁广场计划大力引进新创品牌、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势能品牌以及网红品牌,积极组织首店开业、新品首发、特色首展等活动,充分发挥首店经济的引领效应。
“城市选择品牌,品牌反哺城市。” 徐州苏宁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勇指出,首店带来的不仅是销售增长,更通过业态创新重塑消费场景。例如,去年引入的一批首店品牌中,兰湘子等网红餐饮首店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山野板扎打造露营主题体验空间,推动商业载体从“购物场所”向 “生活方式中心”升级,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商业生态。
如今,在 0.66 平方公里的徐州中心商圈,“首店经济”与“商圈升级”形成良性互动。苏宁广场、金鹰国际等商业综合体通过首发首店经济,构建“轻奢 + 潮玩 + 沉浸式体验”消费生态圈;彭城广场通过老字号跨界联名、国潮 IP 首秀等,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市商务局监测显示,中心商圈辐射半径已基本覆盖淮海经济区四省、十市,成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消费“强磁场”。
办好首发经济,徐州下一步该如何发挥优势?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州拥有成熟的商业环境和丰富的消费群体,这为首发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并且,徐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能够为首发经济注入独特的文化元素,吸引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新性的品牌和产品选择徐州作为首发地。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辐射带动能力强,首发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徐州自身的消费引领力,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消费市场发展,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和影响力。
着眼长远发展,徐州将从文化赋能、技术融合、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完善首发经济生态链,下一步,徐州将重点发展“首店 + 文化”“首店 + 科技”“首店 + 夜经济”等复合业态,让首发经济不仅成为消费增长极,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文旅融合
千年底蕴的消费“新表达”
花香景宜人,共赴好春光。3月29日,2025“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启动仪式在徐举行,进一步营造消费氛围,以扩大文旅新消费带动社会消费增量,也为徐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振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若干措施》提出,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支持住宿与旅游、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服务功能,探索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地区开通低空物流航线、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拓展低空消费场景等。
文化和旅游业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徐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数字文化生产、数字旅游体验服务、数字文旅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促进文旅技术创新、推动文旅业态更新,有力促进商旅文体联动发展。
今年以来,徐州文旅消费持续火爆。数据显示,1—2 月,全市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1%、23.2%。当前,除了打造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项目,今年我市还将持续打造蕴含楚汉文化、苏轼文化、黄河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古韵新风交相辉映的特色文旅空间,推动“七里”文化与文旅经济双向奔赴、与城市发展融合共生,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城市新体验。
美食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夜幕降临,当来自青岛的游客刘韵姗用烙馍卷起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肉串时,她体验的不仅仅是徐州美食,更是这座城市“楚风汉韵”的文化叙事。
“一张烙馍卷天下”,如今,徐州烧烤、地锅鸡等美食不仅是味觉符号,更成为文化传播载体。去年,徐州推出“品味徐州”促消费活动,举办伏羊节,开展“徐州美食快车万里行”活动等 ,依托徐州特色食材、特色味道、特色文化,开展节庆活动,推广徐州美食,繁荣徐州消费市场。
3月28日,“跟着苏轼游泉山”文旅推介活动在徐州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开幕。从亮点纷呈的文旅推介到创意十足的美食市集展览,再到饱含诚意和新意的文旅优惠政策、春季旅游线路发布等,丰富的文旅消费场景充分展现出徐州文旅产业发展的蓬勃向新。
近日,“文旅徐州,玩点不一‘YOUNG’”小红书高校推广季活动在中国矿业大学与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活动现场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徐州文创产品和美食旅游导览图,吸引了大量师生驻足。
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在做好景点景区游览服务的同时,不断升级“美食+旅游”模式,将“可参与的美食叙事”融入文旅活动中,将历史底蕴转化为消费增量,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IP。数据显示,文旅消费中餐饮体验占比达 35%,带动住宿、交通等关联产业协同增长。
对于2025年工作,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促进商旅文体联动发展,塑强“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丰富美食集市、深夜食堂等场景,形成更多“名菜”“名厨”“名店”,打造“品味徐州”餐饮品牌。
春到彭城万物新。随着 2025“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在徐启动,随着更多新品牌、新场景、新业态在徐落地,这座千年古城正以首发经济为引擎、以文旅融合为羽翼,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征程中加速前进,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