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张焕钰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进博会上,徐州两家“中华老字号”——两来风、老同昌首次亮相,展示了花瓶酥、茶壶酥、荷花莲藕酥等数十种创新酥点,以及黄金奶白茶等新品花茶,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茶点的固有印象,尽显徐州老字号优秀文化底蕴和创新发展成果,吸引了不少采购商现场采购和洽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作为消费促进年的关键词之一,近年来,“首店首发”逐步走进大众视野。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等活动的总称,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
当前,徐州正积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贸文旅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推动首发经济,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商业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正成为徐州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提升城市辐射力的重要支撑。
新品牌 解锁新流量密码
盒马苏北首店确认进驻云龙万达;荣获黑珍珠一钻餐厅的川菜文化会客厅有雲首店落地文庙街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首店”进驻徐州,营造消费新体验、新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进一步激活商业区域客流量,成为徐州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茶饮手作工坊“拾柴手作”今年8月来到徐州,推出的城市限定款——金丝馓子花生牛乳雪糕格外受年轻群体喜爱,在小红书上成了“爆款”。在徐州读大学的章同学和几位同学前来尝鲜,“口感浓郁,咸甜适宜,值得一尝!”
在金鹰上街的KUMO KUMO徐州首店,爱马仕橙色的门店特别吸睛,现场烤制的芝士蛋糕口感松软、给人惊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还能额外得到限定版的“徐州烧烤”特色烙印。
于消费者而言,首发经济能刷新体验感、满足新鲜感、给到追求感,有利于引领潮流;对企业来说,首发经济能激发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升级,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商业机会和利润空间。
多年来,“中华老字号”两来风在挖掘、创新中国传统风味小吃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在进博会上展示的几款高级中式酥皮点心,面团由油脂和糖调制而成,层次分明、口感酥松香醇,再辅以各种馅料,形成了多变的口味,适合搭配热茶享用,增添了美食享受,也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老字号品牌若想长久发展,守正与创新同样重要。如今‘国潮消费’成为热点,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喜爱传统文化,我们也在传承中不断开拓创新,研发的创新升级产品正在‘圈粉’更多年轻人。”徐州老字号企业协会荣誉会长、“两来风”掌门人曹念焱表示。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注重加强首发经济政策供给”。当前,随着新消费、新业态、新品牌的不断涌入,更多首店品牌、知名品牌加快进驻,徐州正以国际化、本土化、特色化等作为切入点,努力成为首发经济“高能级城市”。
近年来,徐州先后招引了罗森、7-11、十足等知名连锁便利店进驻,目前累计在徐开店113家。中心商圈业态不断丰富,彭城壹号街区启动改造提升,金鹰上街、文庙街区开业运营,成为潮品名品集聚地。东区万达商圈不断升级,苏北首家盒马鲜生落户徐州,目前已开通线上配送,线下门店即将开业。与此同时,全市老字号企业积极打造国货潮品,云龙让茶、摩打咖啡、蜜城之恋等一批本土茶饮零售品牌向域外拓展、连锁发展,加快“内突外扩”步伐。
可以看到,以国际化、本土化和特色化为切入点,徐州在不断推动消费升级、丰富消费场景的同时,正加速形成高品质精品化消费生态圈,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赋能。截至目前,全市新引进首店709家,总数达到2432家,其中主城区新增225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心商圈节假日外来消费占比达到35%以上,其中苏宁广场突破60%,首位度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首发经济的特点在‘首’,本质在‘新’。”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司增绰表示,首发经济自带创新属性,是引燃消费热力、助力经济增长的新生长点;徐州通过引进高端零售、潮流文化、知名品牌等多样化业态,推动“首发经济”不断深化,转化为实际的消费活力,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
新创意 强强联合让文旅更出圈
文化和旅游业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培育首发经济对于助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4月,新京报公布了“网红城市”潜力榜单,徐州以全国第四的排名名列前茅。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徐州再掀文旅热潮,全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31.91万人次,景区消费总收入金额达11.29亿元,消费收入增幅首次超过游客接待量增幅。
“流量”在手,如何在全国都在提振消费信心、夯实消费底气的大环境下,通过探索首发经济,驱动文旅消费新引擎?徐州作出了一系列有效实践。
首先,在城市更新中不断融入首发经济。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笔耕不辍。当下,一段长3.5公里的城市文脉更新项目“彭城七里”在徐州塑形起势,文脉上文庙、回龙窝、户部山、云东印象等街区,演绎着时尚、繁荣的民生百态。街区运营过程中新演艺、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首店效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力。
例如,今年4月开街的文庙街区以70%的首店占比打造了新消费集聚区。数据显示,自开街至8月,文庙街区游客日均3万余人次,营业额超5200万元。
其次,在打造数字文旅上不断发力。
近年来,徐州围绕数字文化生产、数字旅游体验服务、数字文旅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促进文旅技术创新、推动文旅业态更新。
围绕“云龙山水+苏轼文化”,历时一年打造的《彭城风华》,将旅游场景从白天扩展到夜间,激活了城市夜经济,丰富了文旅业态。
据文旅集团介绍,《彭城风华》自2023年3月投入运营截至2024年11月时(期间因天气原因停演4个月),共完成演出场次715场,接待游客27.9万人次,其中徐州市外游客约18万人次,占比69%,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1800人。两年来,营收约5000万元。
最后,在培育文旅新兴产业上不遗余力。
当下,通过借势首发经济,徐州正向着摆脱传统文旅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做好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融合文章不断努力。
城市文旅的火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使得数字演艺、沉浸式展览、影视制作、国潮设计、文旅设备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接踵而来,丰富了文化生产方式和新的消费体验,增加了文化市场经济增长点。
通过激发文化和旅游领域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装备技术赋能文旅的多种可能在徐州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近年来徐州紧紧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本土“原创”品牌的孵化和培育的同时,不断“引入”模式首创、产品首秀、品牌首发、活动首展等新业态。使得科技创新赋能文旅发展的“金名片”越擦越亮,催生了文旅消费增长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