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长出“诗歌节”
2024-11-19 07:49: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薛颖旦

11月17日,宜兴太湖西岸,稻花香里,一年一度的“白茫潭诗歌节”开启了。

这是一个办在田埂上的“诗歌节”。参加诗会的“诗人”大部分来自乡村,其中有做米酒的农民、有基层教师、有手工业者、有小微企业主,也有从宜兴城里赶来的文学爱好者。

暮色四合,依稀还可以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田野里涌动着一片金黄。来自万石镇马庄村的陆一新,带着浓重乡音,用自己新写的散文为诗会开场……在乡村诗人们动情的吟诵中,人群里不时爆发出笑声、掌声、喝彩声。这是一个从田野里长出来的“诗歌节”,也是一次属于乡村的浪漫聚会。质朴、真挚、热情,每一行诗句都从诗人心里、从家乡的田野里流淌而出。

白茫潭位于宜兴城西20余公里,每天清晨,潭面水汽蒸腾、白茫茫一片,由此得名,“白茫潭拉网起鱼”是远近闻名的一道乡村风景。为什么诗会以“白茫潭”命名?活动的组织者、来自和桥镇的作家夏正平说:“宜兴位于太湖西岸,所以我们自名‘太湖西岸文学’,白茫潭是我们经常相聚的地方,也是我们的文学地理,代表了乡村的属性。如今,乡村也有霓虹灯了,但我们更需要点亮心中那盏灯。文学能让我们听到彼此的心跳、看到更辽阔的世间,对我们来说,诗歌是这片土地上长得最动人的庄稼。”

家住白茫潭边思古圩村的农民诗人史金龙,这辈子最热爱的事是种田、做酒、写诗。大家都称他“米酒诗人”,而他给自己起了个很豪的名字——“龙吟江南”。每年秋收新稻上场时,他都会将第一坛米酒留给诗友们。喝着清冽甘甜的米酒,大家一首接一首吟诵着自己写的、诗友们写的诗篇,脸色开始泛红。

“这块生生不息的土地/炙热的阳光照耀了这一切/我父辈一样的老人/还有他们木讷的一生/父亲说:你什么时候能嗅出泥土的芳香/你就能知道民间的疾苦/父亲简直就是一位诗人/他对土地虔诚的模样/就是麦地不屈的思想……”

听着诗友们争先恐后朗诵自己的诗,金龙眼角湿润了。诗友们说,每届诗会,金龙都会流泪。这个豪气冲天的汉子,多才多艺,是方圆百里的象棋高手,还是宜兴传统盾牌舞的总教习,而当回到诗歌里,他仍是那个羞涩、敏感的乡村少年。他将自己对乡村所有的情感,写进一首首诗里,他诗歌里的乡村也因此饱满生动、气象万千。

“从不曾刻意地想你/即便,是在清明/想你,却在每个不经意的呼吸间……我是如此坚信/我们的青春/注定是一场不散的宴席/起身,离座/却从不曾走远……”56岁的吴建强,深情朗诵了写给高中同学吴晓东的诗。1992年,大学毕业工作才2年的好友罹患癌症遽然离世,伤痛之余,一份深深的思念种在了家乡伙伴的心里,长成了树。“我们当年都是乡村的小小少年,意气风发,怀着共同的梦想,有着只属于我们的乡村记忆。如今他离开了,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眼替他守望故乡,用我的诗书写我们的故乡。”

诗会上,那个坐在轮椅上、低调微笑着的人是夏正平。五届诗会,他都是组织者,却从未在人群里听到他高声说话,他总是把醒目的位置让给伙伴们。为什么要办诗会?他说,我们就是大地上长出来的庄稼,是大地滋养了我们、包容了我们,所以,我们要用诗文来感恩大地。“办诗会,我们不要一分钱赞助,轮流做东,我们想让文学更纯净一些,不沾染任何商业气息。”

18岁时,夏正平外出打工,从建筑工地的5层楼上摔下,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是文学拯救了他,为他点燃了生命的灯火。大量地阅读,不舍昼夜地写作,让他成为一名作家,他在全国的报刊杂志不断发表散文、小说,开专栏,还遇到了爱情。“乡村永远是我们的家园,现在物质富裕了,人们的心灵也不能贫瘠,我们在乡村的田埂上多播撒些文学的种子,才能让村庄的精神脉络上生长出更美的花儿来。”夏正平说。

这场办在田埂上的诗会,让记者深深沉浸。他们吟诵的每一行诗句,都仿佛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凝聚着真挚的乡情,承载着对生命的思索。这些乡村诗人们,就像一棵棵长在田间地头的杨柳树,扎根于故乡,又眺望着未来,让乡村变得结实饱满、丰盈生动。

站在乡村的田埂上,记者陷入了沉思。相对于“送文化”的锦上添花,扎根于土地、能够自我生长的文化更具生命力,它们在土地上汲取营养、清新吐纳,也在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给予这片土地蓬勃的精神能量。

“炊烟是村庄的坐标/那些沉着的平静/一如多年前听过的一首民歌……”

“让我们坐在温暖的田埂上吧/大地是如此金黄/麦穗的模样多像母亲的笑脸,我站在一颗麦穗之上……”

这一届“诗歌节”结束了,而乡村诗会还将延续……

作者: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