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加速“出圈”
2025-03-20 09:19:00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季顺明 刁丽丽)高性能含氟电子涂层材料开发、新型功能含氟树脂与助剂研发、氟聚合物发展展望、氟原子赋能高附加值材料研制……12日至14日,“2025氟材料创新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100余家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纵论创新发展,迅疾刮起“行业旋风”。氟材料领域的全国性会议首次在泰州举行,意味着作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板块之一,我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正加速“出圈”。

氟材料产业是化工领域中极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分支,被称为“黄金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在耐腐蚀、耐高温、绝缘性等性能上持续突破,氟材料已成为新能源、半导体、国防等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我国氟化工行业总产值超500亿元,产能占全球60%以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将聚焦“大海新晨”四大产业标志,构建“8+13+X”链群体系,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化工及新材料是泰州优势产业“基本盘”之一,也是8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正加快形成2000亿级规模。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作为江苏的一个‘追赶型’城市,泰州发展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是一个提升城市实力的明智选择,也能充分体现更大的‘泰州担当’。”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张建军说,“泰州经济活跃,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特别是拥有居全国化工园区第一方阵的泰兴经济开发区和氟材料领域‘头部企业’梅兰集团,我们非常看好泰州氟材料产业的明天!”

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梅兰集团核心子公司——泰兴梅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市氟化工重点企业。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拥有四氟乙烯单体(TFE)、聚四氟乙烯(PTFE)、六氟丙烯(HFP)等核心装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相关产品打破国际垄断。目前,该公司年产能已达12.3万吨,其中制冷剂产品(如R32、R134a)占国内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六氟丙烯产能居国内第二位。

“当前,全球新材料产业加速变革,氟材料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技术前景与发展优势的细分赛道,不少城市纷纷将其列为重点产业。”张建军说,必须看到,国内氟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希望泰州企业始终牵牢科技创新‘牛鼻子’,政府从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加快提升氟化工产业发展层次,助力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我们将以高端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核心,加快全产业链延伸,在巩固制冷剂领域优势基础上拓展半导体、新能源等高附加值市场,重点发展第四代制冷剂、含氟电子特气及高端氟聚合物。”梅兰集团党委书记殷铭介绍,公司将依托泰兴经济开发区加快打造“萤石-氟化氢-含氟单体-高端聚合物”全链条,谋划建设国内一流有机氟产业园,目标是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新材料产业是泰兴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也是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已就进一步做深做精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进行系统谋划。“不仅要进一步推动新浦化学、金江化学、梅兰新材料等企业做大做强,还将加快传统精细化学品向特种化、功能化、高性化方向延伸拓展。”泰兴经济开发区经济和科技发展部部长蒋鸿说,将重点招引建设湿电子化学品、高纯电子特气、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项目,同时聚焦烯烃复合材料、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树脂等新材料以及电子级氯气、电子特气、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材料,紧盯总投资10亿元至100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转化。“园区将加快培育更多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快打造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国家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确保‘十五五’末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2025年,市工信局将通过稳企业、抓项目、促转型进一步推动我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加快“起跳攀高”。“我们将持续开展44家样本企业走访调研,组织开展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供需对接会,盘活低效闲置土地800亩以上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市工信局材料处处长李梅说,近期将推动3个重特大项目尽快开工、22个增长点项目产能尽快释放,同时重点关注生物基材料、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等契合泰州产业实际的新材料细分赛道,指导园区和企业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