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精科联合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发的“基于5nm芯片工艺刻蚀机核心部件PM模块”,补上了“中国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国商飞投资江苏实质化项目“第一单”的凯飞项目,正加快生产国产大飞机相关结构件……一幅幅企业追“新”逐“质”的奋斗图景,彰显出靖江现代产业向“高”竞攀的速度与激情。
“智改数转”激发新动能
以新项目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靖江聚焦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加快推进高技术船舶等四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大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强核筑峰、航空航天等六大未来产业突破成势,着力建强“456”产业链群体系,持续在新领域新赛道布局深耕。
船舶产业是靖江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靖江龙头船企加速从传统赛道转型,率先闯入超大型LNG运输船等新能源船舶赛道。2月19日,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制造基地项目在靖江新桥镇正式开工建设。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据悉,目前靖江两家船企在手订单充足。
近日,由江苏恒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50亿粒软糖项目主体封顶,计划今年6月试生产。投产后,企业将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生产满足多种功能的营养软糖,年最大产能可达50亿粒,进一步巩固在全球营养保健品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
“诊断中心显示离心机数据异常,频率偏低,初步判断可能是轴承出现问题。”近日,借助5G技术打造的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球远程诊断中心发出预警,经过及时维修,客户避免了一场损失。目前该远程诊断中心已在全球接入超过1万台离心机。
这些企业的漂亮转身,是靖江以数实融合推动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的一个缩影。靖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靖江成功实施《靖江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截至目前,靖江累计建成5G基站2291座,创成国家级优秀场景3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创成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38个、省星级上云企业298家。
产业创新竞逐新赛道
近年来,靖江重点瞄准特种金属合金材料、航空材料等高端领域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装备制造之城。祥瑞不锈钢精线(靖江)有限公司是青山不锈钢产业链招商的一个成果,去年企业开票销售近7亿元,预计今年将增长20%,今年正瞄准新能源汽车、核电等新赛道,联合国内高校、大型钢厂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
日前,由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扭矩传感器及测控系统,得到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好评。恒义工业牵头联合1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重大专项“新能源汽车整体式底盘轻量化材料与关键构件研发及应用”,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领域独占鳌头。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在合成生物产业的新赛道上,也出现“靖江制造”加力竞逐的身影。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球胶原蛋白领域重要供应商,研发团队正利用Al平台,让产品更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
以东华测试等为代表的靖江企业拥抱新质生产力的热情“热辣滚烫”,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嫁接“最强大脑”,转化科技成果。截至目前,靖江已培育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8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43家,江苏瞪羚企业6家,艾兰得入选江苏独角兽企业,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15家和12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
产才融合拓展新空间
日前,靖江西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转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材料结构一体化3D打印技术与医学应用项目,已在全国30多家医院得到300多例临床试验应用,与强生等十余家国内外头部医疗器械厂商达成深度产业合作。
“这是靖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独角兽’加快梯度培育体系建设、产才融合双轮驱动、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的缩影。”靖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靖江正涌现出越来越多从“跟跑”到“领跑”的科技企业,形成创新“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生动局面。
前不久,靖江(广州)、靖江(深圳)离岸创新中心相继在粤港澳大湾区揭牌。目前,靖江以“离岸孵化+在岸转化+飞地落地”模式,已建成8家区域离岸创新中心和16家企业离岸中心,推动3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成为技术攻坚“先锋营”。2025年,靖江将新建离岸创新中心3家,招引离岸科创项目20项以上。
近年来,靖江拿出2000万元参股泰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用“真金白银”帮助更多“新赛道”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前不久,科创型企业智目科技(泰州)有限公司获天使投资基金投资500万元。此外,靖江打出“苏科贷+创新积分贷”金融服务组合拳,惠及近百家企业,其中2.85亿元“苏科贷”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2025年,靖江将通过人才招引与科技招商深度融合,在“产业为向、企业为主、专业为基”的“三业联动”中,同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力争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45名,落地科创项目5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