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奚晓畅
本报记者 鲍 仁
通 讯 员 刘昊宇 赵 越
瑞科生物新型疫苗佐剂入选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佐剂库,康为世纪幽门螺杆菌粪便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填补国内空白,阿斯利康糖尿病产品全球生产供应基地正式落户,生产许可的人用疫苗企业数占全省的5/9、全国的1/9,在原料药、兽用生物制品、特医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眼下,“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产业之城——中国医药城正在加速崛起。作为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阵地,今年,中国医药城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强。
市委书记姜冬冬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奋进新征程,泰州将坚持以产兴城、全链发展,加快构建更具优势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医药城如何持续保持创新活力,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高地”?
政策给力
释放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
3月20日,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成为中国医药城第8家本土上市公司。
从“一张白纸绘蓝图”,到如今集聚1300多家医药健康企业、14家全球知名跨国药企、8家本土上市企业、43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形成“4+2”产业体系,15年来中国医药城以奔跑之姿不断刷新生物医药产业高度。
“我们充分发挥部省共建先行先试优势,抢抓省、市一揽子政策支持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勇挑大梁’的奋进姿态提升大健康产业发展质效。”副市长,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叶冬华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医药类国家高新区和全国唯一“部省共建”高新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24条政策意见等一系列由上到下“持续给力、更加用力”的政策,日渐在中国医药城释放出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
化学药规模实力雄厚。产业规模约占全省的1/8,龙头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医药工业前十强,新投产的安达唐产品预计全年单品产值突破60亿元,满产后有望突破100亿元。30多家企业50多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在心血管疾病、光动力药物、抗肿瘤等重点领域实现创新品种的产业化。
特医配方食品产业先发优势明显。先后集聚了雀巢健康、石药中诺、鲲鱼健康等一批领先企业,在产企业占全省的40%,特医食品注册证占全国的28%、全省的75%,中国医药城被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认定为“特殊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此外,中国医药城还为企业量身定制扶持政策,每年拿出1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涵盖招引落地、项目建设、研发创新、注册申报、投产销售等全链条;先后设立24支产业基金,通过“投融对接”“以资引资”和“以资引商”等发展新模式,撬动红杉中国、淡马锡等全球顶级资本和资源,帮助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先后获得阶段性股权融资超80亿元。
平台赋能
推动产业内涵式增长
“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拼到最后还是创新的平台和生态。”叶冬华说。
今年7月召开的全市“强化科创引领、深化产创融合”现场会上,来自中国医药城的蕾灵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蕾作为“创新之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故事。“来到中国医药城,不仅能够直接入驻疫苗工程中心孵化平台,政府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研发必需的硬件设备,让我们可以沉下心来搞研发。”陈蕾说。
在中国医药城,像蕾灵百奥这样的企业有许多家。近年来,中国医药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平台生态全面升级,推动产业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我们高度重视‘0到1’的基础研究,谋划建设生命科学泰州实验室,以‘泰州队列’为核心,围绕从队列建设到组学研究、类器官研究到靶点发现,探索构建一中心、一体系、五平台,使之成为未来中国医药城新的发展引擎。”生物医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鹏介绍,园区同时聚焦“1到10”的产业应用,加快北大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推动本地项目在北大附属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实现临床试验时间缩短1/3、资金节约1/3、成功率提高1/3;加快建设中国医药城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不断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控制研发成本、促进药物产业化。
如今,以疫苗工程中心、华西海圻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GLP)、北大临床研究中心(GCP)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应用平台,已孵化53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多家,金迪克、瑞科、荃信等3家企业先后上市。
人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
服务升级
播撒企业成长“阳光雨露”
今年上半年,安若维他、阿斯利康等6家外企以利润再投、债转股等形式在高新区追加合计超1.3亿美元的投资。大批外商“重仓”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升级。今年2月,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专门召开“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在全区上下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厚植企业竞相成长的沃土。
近年来,以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为核心,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级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专业化精准服务。国内首个“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全力打造新药申报、医药政策、审评核查三个服务中心,集行政监管、技术支撑和产业服务为一体;“吹哨报到”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园中区”环评审批、“超时默认制”“拿地即开工”等改革,致力于让“部门办事不看人、企业办事不求人”;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和全省首家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帮助企业解决专利申请和转化运用遇到的各类问题,更好保护和激励企业创新。
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减轻优质企业负担,该区还在全市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动态“免检”机制,将包括阿斯利康、康为世纪等重点医药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实行“一年最多查一次”“触发式监管”等包容监管方式,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负。
下一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将锚定“打造产业新高地、勇当发展排头兵,成为令人向往的泰州发展新中心、江苏中部增长极”目标定位,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用扎扎实实的高质量发展叫响“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药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