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波到在宁高校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2025-11-18 09:31: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倪缪康)11月17日,市委书记周红波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强化人才引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到河海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在宁高校调研。

河海大学以水利为特色,近年来持续助力南京发展,近期入选省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在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工试验研究基地,周红波观看秦淮河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等平台演示,参观相关科研成果在城市水务、水利工程中的示范应用,并与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深入交流,察看校地合作的“环河海大学绿色创新谷”建设规划,详细了解河海大学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毕业生留宁就业和校地合作情况。他说,河海大学是我国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希望高校将水利、新能源等优势学科与南京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与城市智慧化、精细化治理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高效成果转化体系,完善“高校研发—场景验证—城市推广”的协同机制,营造更具活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走在前列。

南京医科大学积极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群众健康需要,持续做好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在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周红波参观冷冻电镜中心先进科研设施,并与青年人才团队交流在宁工作生活感受。他说,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南京正在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希望高校与我们一道探索人才校地共引、共育、共用的灵活机制,更好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加快集聚契合南京产业发展需求的战略科学家、青年人才。在公共卫生学院,周红波详细了解南医大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与校党委书记兰青、校长胡志斌围绕深化校地合作进行交流,希望有关板块和学校建好用好科创平台载体,持续提升原始创新供给能力。他说,生物医药是南京着力攻坚的产业赛道,有关方面要坚持政产学研深度联动,提升医学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承担更多科技攻关任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市领导林涛、蒋敏参加。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