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兴何钢
南京的低空经济春潮涌动。南京南站以南,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加速收尾,即将交付使用,将打造我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多要素聚集的服务型产业园。记者近日了解到,市交通集团正力拼一季度“开门红”,打造低空飞行、智能网联平台,链接上下游、服务航线场景应用,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发展。
即将建成,南站枢纽区“飞”出新产业
在江宁区董村路与临淮街交会处,一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已全新亮相,这就是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园。其中,两层高的特色建筑被确定为低空产业会客厅。
“作为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的会客窗口,企业可在此了解南京落户政策,掌握行业前沿资讯、看到行业领域先进产品。我们也会定期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包括低空经济路演、低空会客厅功能拓展,打造集行业交流、技术对接、交易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市交通集团铁投公司相关负责人钱堃向记者介绍,会客厅就是园区服务低空经济企业的一个窗口。由于园区建成在即,每天都有不少低空经济链上的企业前来咨询。
记者看到,整个园区由6幢单体合围而成,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按照功能设定,产业园1号楼将成为市交通集团总部大楼,落地“低空飞行服务+智能网联云控”两大市级平台;2号楼至5号楼为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独栋总部基地、精品公寓酒店等;6号楼是低空产业会客厅,将集前沿技术展示、产品展览、场景体验、教培讲学、会展等功能于一体。而建筑围合区域除绿色休闲功能,还将结合产业发展导入高端商务、商业、餐饮区域首店、南京首店等业态。
“作为低空经济创新平台,我们将提供研发设计、试飞支持、场景开发等低空运营和服务,努力打造作为全市标杆的低空经济产业主题园区。”钱堃表示,园区建成后,立足百家湖硅巷,链接南航等高校资源及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低空经济科研氛围。在吸引头部企业、集聚优质人才中,让南站枢纽经济区“飞”出新的支柱产业。
上线平台,空中有线路飞行有保障
一块大屏显示着南京的低空飞行区域,视频画面中实时显示一些区域的飞行现状。
“这就是我们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南京市交通集团空地数智公司数智运营中心副主管史妙恬告诉记者,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分为管理端与用户端,管理端涵盖10大功能模块,集聚了低空气象、地理信息、风险量化评估等特色亮点,融合集成为总体态势、实时监测2大主页面,实时监测显示当日运行状态。3月初,该平台客户端“宁易飞”小程序上线测试,作为全国首个实现飞行计划快速申请和审批的微信小程序,目前已集聚了90余家运营单位,日均处理飞行计划申请超1000架次。
史妙恬表示,目前市级平台2.0版正在加快建设,计划6月底上线。届时,平台可具备同时服务不低于5万架次低空飞行的保障能力。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园建成投用,平台也将进驻园区,为全市低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市交通集团新获批“一处空域、六条航线”。目前,已累计获批“两处空域、八条航线”,总面积8.4平方公里,航线总里程46.1公里,实现常态化低空巡查巡检全覆盖市属过江桥隧。2月18日,由市气象局、市交通集团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护航南京跨江飞行,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场景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场景。该场景围绕低空跨江飞行需求,打造海事巡航、跨江飞行和低空文旅等低空飞行气象服务示范场景,为航线规划、起降服务、安全飞行等提供精细化数据服务。
空地一体,加快打造南站示范区场景
空中、地面相辅相成。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园还将通过地面无人驾驶接驳车,实现南站枢纽经济区园区、地铁站点等的定向接驳。市级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也将入驻园区。同时,园区计划引入路桥隧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三大市级平台协同运作,为我市实现“空地一体”调度管控、智慧运营、服务保障打牢基础。
今年1月,南京率先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三年规划,市交通集团正构建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加快完成云控基础平台数据网关、分级共享接口、全流程工具库的设计开发,实现对南京已有的路侧基础设施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接入。
史妙恬告诉记者,目前站城融合环境建设也在加快落地,已形成南京南站空地一体示范区专项规划及可研报告,聚焦车路云、低空经济和新能源“3大产业方向”,布局车路云一体化路侧设施、智慧停车场、低空起降设施、智慧能源站等4大前沿新型基建,搭建空地一体三维地图、低空智联网等6大关键技术平台,培育打造AVP、自动驾驶接驳、低空巡检等7类特色应用场景。以空地一体,赋能城市智慧交通,开启市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