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黄石再度携手 两地师生相聚云端玩转数字科技
2020-09-02 08:06:00
来源:新华日报
0
【字号:  】【打印

“你家乡有哪些美食?”“向大家推荐我最爱吃的梅花糕!”“推荐我们湖北特色早餐热干面!”“黄石港饼!”“还有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在一堂连线江苏南京和湖北黄石的直播课上,百余位学生以家乡美食为主题创作出了一幅幅数字海报。跨越空间距离,孩子们用数字科技为美丽家乡“代言”,让人眼前一亮。

8月5日至22日,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足不出户,一起玩转数字科技”直播课堂,每天19:40-20:40两地师生一起相聚云端。

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此次云课堂的教学内容除了数字海报设计,还包括微视频创作、H5制作、数字书法程序设计、IPAD音乐制作等多种内容,涵盖不同领域,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需求。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李芙蕖告诉记者:“我们的课程跨度比较大,小学到高中的孩子都可以来参与听课。最初,我们在设计时担心一些课程内容偏难,对于年纪偏小的学生来说不太好操作。但是在收到学生们提交的作品后,我们之前的顾虑被完全打消。”为了提高孩子兴趣,她所教授的H5创意制作课程决定以电子手账为主题,学生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记录身边发生的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我第一次学习H5制作,真是太有意思了!”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四(4)班的唐子进精选了和家人旅游时拍摄的风景照,制作成H5相册,将旅途中的美好留存纪念。

“专业化带来的操作难度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很难克服的,所以我们课程的重点不是教会学生使用一款软件,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软件来表现自己的创意。”在第二期系列课程中,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教科室主任、美术教研组组长肖思远围绕“美食”“音乐”“环保”和“动漫”等学生们熟悉的主题,介绍了移动端数字海报的创作。“我所设定的主题,趣味性和生活感都很强,这也使得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其实,只要打开想象,每一张图都是大片。”

以数字科技包装传统文化

在本次直播课堂里,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擦出了别样的火花。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美术教师高琳主讲的数字书法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实际上,数字书法和传统书法之间联系很紧密,我希望通过数字书法这一载体,引导孩子了解和学习传统书法。”高琳表示,“街边的牌匾、学校的校名,甚至是月饼上的刻字,这些都与传统书法有关。科技日新月异,有一些孩子可能会觉得科技很高大上,不再愿意去接触传统领域,但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最珍贵的‘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许多家长和孩子放弃了出游计划。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美术老师李多元从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得到灵感,聚焦博物馆中有趣的文物,让孩子以自己的智慧对文物进行再创作,并根据一定逻辑或主题剪辑Vlog。“现在许多博物馆都开设了线上虚拟场馆,即便是足不出户,我们也可以走近国宝。疫情期间,这些文物其实一直都在云端陪伴大家。”

在直播屏幕的另一端,许多家长也陪伴着孩子一起参与课程。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五(1)班赵溱的妈妈张叶就是其中一员,“老师在云课堂中介绍的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孩子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特别足。作为家长,每次陪孩子看完直播后,我自己也受益匪浅。”

宁黄两地再续同袍之情

“幸福就像一碗热干面,走遍天下仍怀念”,这是黄石市中山小学美术老师查小婷收到的众多学生作品中最让她感动的一句话。查小婷告诉记者,这句话来自于黄石市中山小学四(11)班学生景旆贤的海报作品。因为难忘疫情期间看过的关于热干面的漫画,所以景旆贤动员全家,最终想到这样动人的广告词。“这次直播课活动,南京的教师作为课程主讲人,来自近20所黄石市中小学的教师负责配合授课和分享交流。在授课过程中,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总是一次次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查小婷说。

“听说你要去旅游?”“我推荐你来黄石。”“黄石有啥好看的,好玩的?”“发几张照片给你瞧!”……黄石市广场路英才学校五(4)班学生胡卓萱在自制H5作品《大美黄石欢迎您》里介绍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收获一致好评。该校美术老师汪文静表示,江苏和黄石,风雨同舟,一脉相连。大家选择制作家乡味十足的邀请函,其实也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感谢江苏兄弟姐妹们的帮助和支持,邀请远方的朋友来家乡玩。

此次的直播课是疫情之后南京和黄石的又一次携手,也是宁黄两地同袍之情的延续。“疫情是暂时的,但两地间教育上的交流和互动会长久持续下去。我们的直播课程将科学技术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学生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教师、新技术新媒体项目负责人王昊表示。

本报记者 谢诗涵

作者:  编辑: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