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必须把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不断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托举起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今年以来,常州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提升,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的成效正在全域显现,城乡环境大整治、乡村振兴有力推进,一幅景美人和的幸福画卷徐徐展现。
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盐泰锡常宜铁路是纵贯鲁东南、苏北、苏中、苏南及浙江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将为常州市加速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自5月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以来,盐泰锡常宜铁路常州段两个先行用地段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已累计完成武进先行段桩基115根、3座承台垫层,北阳湖先行段钢管桩插打881米、填筑325米。
抢抓机遇谋发展,攻坚克难抓项目。紧扣重点工程建设,常州市持续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1-6月交通建设投资额同比增长28.6%,市级政府交通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22.1%。
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当前,除盐泰锡常宜铁路常州段火热施工,地铁5号线建设正在扎实推进中;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基本收尾,预计年内具备通车条件,大桥南接线工程已具备交工验收条件;沪武高速扩建、锡宜高速扩建平稳推进,丹金高速加快建设;腾龙大道、312国道、341省道、232省道、龙江路高架北延、花海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
此外,水运方面,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进展顺利,老运河短支航道依托该项目一并实施,预计年内可交工验收。航空方面,奔牛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稳步推进,航站楼、综合停车楼等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翻开常州的治污攻坚地图,滨江园区宛如一颗生态明珠。
这里曾是全省VOCs治理难度最大的化工园区之一,如今已重焕光彩。园区以“精准治理、本质降污”为抓手,带动汇允仓储等几十家园区企业主动提标整治:低标低效设施全部提升改造,输送过程力推“零散逸”管控,建成地空一体智慧监管平台等。近两年,园区VOCs平均浓度降幅均超20%。今年以来,治污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园区省控VOCs站点年均值同比下降18.87%,年峰值均值同比下降21.43%。
一批人的防治攻坚,正换来一座城的碧水蓝天。今年以来,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的成效正在常州全域显现——
治气有效。1-6月全市PM2.5浓度同比改善6.4%,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治水有力。全力推进太湖综合治理攻坚,太湖常州水域总磷同比改善16.1%,改善幅度继续领跑环湖城市。洮湖、滆湖总磷浓度分别同比改善36.6%、28.4%,达“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
与此同时,常州接连获得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全省唯一的国家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等“国字号”招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正式落地,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城乡面貌颜值更高
在大名城东区道板停车场,以往抢车位像打仗,现在车辆整齐停放在规划车位内,通行也随之变得高效。
有序停车,让文明“归位”,正是今年5月实施“墙到墙”精细化停车管理行动的成果。
“墙到墙”精细化停车管理行动是常州市城乡环境大整治的一项内容,按照“划线停车、收费管理、价格调控”的原则,对主次干道停车秩序精细治理。该行动不仅有效利用了沉睡资源,还让市容面貌增添了亮度、提升了颜值。常州市今年将对70条主次干道开展该项行动,预计增加2.65万余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道板停车难题。
用绣花功夫织就“净美绿安”。今年以来,常州市聚焦通道沿线、河道沿岸、空置地块和城乡接合部等管理盲区,全面实施城乡环境大扫除,治乱攻坚持续推进,城市面貌持续优化。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市拆除乱搭建、乱堆放2.5万余处,完成微改造、微更新项目45个,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市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庆丰村的数字大屏前,一块块数字大田借助智能化平台的精准调控,实现种植管理自动化,为作物营造出最佳生长环境。通过该平台,管理员还能实时掌握田间的气象、土壤、虫情等数据,并依据预设阈值自动预警,确保农作物始终处于最优生长状态。这正是常州持续推进“四良”融合的生动写照。
育好良种、建好良田、用好良机、推好良法,常州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稳产保供能力实现新提升: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54.53万亩、总产17.48万吨,分别较上年定案数增1.83万亩、0.12万吨。
征程再启,更须骏马加鞭。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为下半年的冲锋吹响了号角,常州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更深层面、更广领域上配置资源要素、提升城市能级,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