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张舍家园小区,几位身穿红马甲的“红舍管家”正在楼栋间巡查。从楼道环境清洁到安全隐患排查,从政策咨询到矛盾调解,这支由党员、志愿者、物管组成的队伍,正用“五色志愿服务矩阵”编织起张舍家园集宿区治理的温情网络。
作为无锡市滨湖区“把支部建进集宿区”的首创典范,张舍家园小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组织延伸、资源整合、服务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集宿区社区化治理新模式,辐射32家规上企业和109家小微企业,服务对象涵盖了振华、华尔众等九龙湾智造城产业版图上的龙头代表和领军企业,为胡埭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合力:党建引领“破圈” 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走进张舍家园小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员示范岗”三级组织架构的牌子格外醒目。“职工流动性强、需求差异大是集宿区治理的最大挑战。”张舍家园小区党支部主动打破传统治理边界,从张舍村、镇机关及园区企业等10家单位党员干部中选优配强先锋力量,将组织触角延伸至家门口。以扩大党建“朋友圈”为目标,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用、事务联治、成果联享”四联模式,小区党支部与微研精工、市锡剧院等13家企业、事业单位结成党建联盟,同步深化“吹哨报到”机制,全年累计126人次党员干部下沉服务,助力解决环境整治、隐患排查等5大类治理难题。
随着小区党支部的成立,“红邻执法进小区”“三官一律进网格”等服务机制也常态化落地,政策解答、法律咨询等职工针对性服务和社保查询、困难帮扶等社区窗口类服务均延伸至职工居民的家门口。“之前遇到问题要跑多个部门,有时还不知道该向哪里咨询,现在效率明显提高了。”住在3号宿舍楼的华尔众车间王师傅感慨道。据统计,张舍家园小区党支部自成立以来,以“一站式”办事标准延伸“社区化”软件服务“触角”,累计受益职工达500余人次。
搭平台:多元配套“筑基” 绘就宜居优居新图景
穿过小区中央的滨锋驿家“服务枢纽”,“集思小站”“集智书坊”“集悦空间”等功能区错落有致,崭新的设施、敞亮的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刚下中班的小林裹着脏外套推开门,利落地将衣服脱进洗衣机,在操作屏上熟练地选择了“轻柔洗涤”模式:“这厚外套手洗洗不动,费时还费力,现在有了这自助洗衣房真是帮了大忙了!”等衣服的间隙,小林已经一路小跑来到了滨锋驿家2楼的健身房,迫不及待地要通过锻炼释放上班的压力,去去“班味”。
这个因小区党支部走访问需而诞生的党群阵地,不仅将原有超市、早餐店等商户资源整合优化,更是匹配职工需求新增了助餐点、健身房等6处设施,联动周边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富安商业广场等点位,形成了覆盖职工衣食住行的“15分钟生活圈”。
“我们小区党支部要让职工居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人才留住了,产业发展稳步前行也就有保障了。”张舍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说,围绕“舍里集暖 益企惠民”主题,小区滨锋驿家已累计打造舍里专场招聘会、新春便民集市等系列活动13场次,服务职工600余人次。
优服务:数字赋能“智理” 解码全链闭环新范式
踏进“舍里·集荟客厅”,一面电子大屏格外引人注目,大屏上正实时展示着租住人口、房源数据、党建资源等5类信息。前来咨询社保政策的陈女士惊讶地发现,昨日自己在手机小程序“百信民情”专栏反映的电动车充电桩损坏问题,也在大屏上的微心愿板块滚动显示,进度已从物业公司流转至第三方维修公司,预计隔日便能修复。
这场“指尖到云端再到脚下”的服务闭环,正是张舍家园小区党支部以“五舍五入”党建工作法为纲,织就的五色志愿服务网在智慧平台的延伸。如今,阅览室儿童书籍添置建议、青年职工夜跑路灯安装建议……都在“智慧舍里”数字治理服务平台的数据看板中化作具象的惠民项目,每位职工居民的诉求都能在云端生成专属任务包,由支部联络员、片区民警等组成的“舍里六大员”治理团队按“色”分级处理,通过“绿舍护苗”“粉舍巾帼”等五色志愿服务队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服务末梢,形成了集宿区特有的“走访入户进舍里门—集贤入队结舍里亲—恳谈入脑议舍里事—服务入微解舍里难—反馈入心访舍里情”全链条服务体系。自启用以来,已累计受理职工居民“微心愿”21件,流转工单49条,办结率100%,小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0%,职工满意度达95%以上,绘就了集宿区智慧治理的动态画卷。
暮色渐沉,自助洗衣房的嗡鸣声渐渐增强,“最佳舍友”风采墙折射着夕阳熠熠生辉,而“智慧舍里”的显示屏上,数据流仍在无声奔涌。“红舍管家”整理着当天的巡楼日志,准备迎接2号宿舍楼改建出新后首批职工居民的入住,他们的红马甲晕染出一片温暖的霞光,这抹红色不仅是党旗的底色,更是产业工人心中“家”的坐标。从管理末端到服务前端,从单向治理到多元共治,每一份“微心愿”的点亮仿佛都在诉说:当党建的根系深扎产业沃土,当服务的枝叶触达每位职工需求,产城人融合的春天便会在湖畔悄然绽放。 吴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