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任村妇女主任期间,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没有认真核实,导致村民黄某某、顾某某冒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日前,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纪委督查发现,村干部沈某由于工作不严谨,导致村民冒领了扶助资金。在核查事实后,该镇纪委对沈某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及时纠偏、防微杜渐。这是该镇纪委用好“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的生动一例。
近年来,三星镇纪委始终把用好“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聚焦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和乡村振兴、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结合日常监督、巡察、信访举报,对在思想、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批评教育、工作约谈、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提醒党员干部自警自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积极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
三星镇纪委在运用“第一种形态”时突出问题导向,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对潜在性问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对萌芽式问题,开展批评教育,让其警醒;对苗头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予以诫勉谈话,责令改正。帮助党员干部认清问题,同时做好受教育干部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实现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爱有温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确保“第一种形态”用到实处、用出成效。2024年,该镇纪委开展廉政谈话5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45人次,有效防止“小病”变成“大疾”。
此外,三星镇纪委坚持把常态化警示教育作为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教育的重要抓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管厚爱落到实处,从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到节前通报“四风”典型问题,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教育管理,到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工作落实、干部岗位调整,对关键岗位、重要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坚持关口前移、事前预警,通过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纪违法问题等,早提醒、早处理,让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常在、约束常在,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2024年,三星镇开展日常工作监督检查20余次,发布督查通报12期,通报典型案例10起,组织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15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部,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时时、事事绷紧纪律弦,切实打好“预防针”。
“第一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道防线。”三星镇纪委负责人表示,该镇纪委将继续综合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在抓早、抓小、抓常、抓实上下功夫,治未病、治初病,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