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如初春,如朝日,用热血铸就青春中国
2021-06-15 11:3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0
【字号:  】【打印

编者按: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充分反映江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激励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新江苏客户端和中国江苏网联合承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特别支持的“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江苏省百件红色基地馆藏珍品征集展示”正式上线。江苏各地红色展馆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周恩来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49家提供馆藏线索。今日推出第六十一期。

“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1918年,陈独秀就“人生真义”的千古命题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风雷激荡下,一批新青年勇立潮头,发出思想的叩问。在常州市武进区档案馆,保留着第四卷第一号至第六号的6册《新青年》杂志,见证了这批中国青年的模样。

1915 年9 月15 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里,他赞扬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自第二卷开始,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1917年,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也在出版到第三卷第六号后,停刊4个月,迁往北京。

从1918年1月的第四卷第一号开始,《新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一人“主撰”转变为由“编辑部同人”轮流编辑撰稿。“编辑部同人”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陶履恭、傅斯年、鲁迅、蔡元培等,他们大都是北京大学教授,意趣相投,志同道合。即便各自思想倾向有所不同,但都提倡新文化运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早在1917年,胡适便在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见,并主张改革中国旧的文学体裁。1918年,迁到北京出版的《新青年》实行改版,不仅改为白话文,还使用新式标点。

在武进区档案馆所珍藏的这6册《新青年》杂志上,既有陈独秀、高一涵等人的政论文章,也有关心青年发展的系列文稿,更有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人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还全文登载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学者,围绕着《新青年》杂志,以笔为刃,撕开混沌的天幕穹顶,发出“科学”与“民主”的呐喊,为气势磅礴的“五四运动”打下坚实的思想之基。

回望百年之前,民穷国弱,山河破碎。正是这样一批青年,饱怀爱国主义精神,自请长缨、日夜兼程,高擎着思想解放的旗帜,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而强大的中国不断奋斗。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广告系主任、副教授 胡明宇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