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11次鸣响“九一八”防空警报
2025-09-19 07:37: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陈月飞

9月18日10时整,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江苏城乡大地。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开展全省第11次“九一八”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活动,5800台警报器同时鸣响,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珍爱和平。

为保障试鸣效果,省人防办提前制定全省统一试鸣方案,督导13个设区市对防空警报系统进行检测维修、升级调试,重点提升偏远地区警报覆盖率。全省各地及时通过当地官媒发布公告,明确试鸣时间,详细公布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信号特征。南京今年还首次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我的南京”APP向公众同步推送提示信息,结合传统防空警报设施和应急广播系统的发放,有效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知晓度;同时在全市主城区范围内,针对可能存在的警报信号薄弱区域进行实地警报音响强度测试,为进一步优化警报器布局、提升战时警报覆盖效能提供了实践依据。

上午10时至10时19分,全省5800台警报器统一鸣放,一些城市的应急广播也同步鸣响。在徐州,各个路口车辆鸣笛响应,行人驻足默哀;中小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肃立默哀。各地结合统一鸣放,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缅怀活动。在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前举行“九一八”主题纪念活动,党团员代表一起升国旗、唱国歌,向革命前辈敬献鲜花,全体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在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孩子们列队参加“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九一八”纪念活动暨小白鸽军事训练营开营仪式。

这次鸣放中,南京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全市试点建设的40台警报器进行全程可视化在线监测,实现了试鸣状态的实时掌控与数据回传,大幅提升了警报器管理和数据分析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结合警报试鸣,全省各地同步组织人民防空工程平战转换、专业队伍临战训练、重要目标防护、人口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心理防护等课目,15万人和千余台(套)设备参加。当日宿迁市有12258人和294台(套)设备投入演练,各县、区分别开展了校园疏散、居民小区疏散、消除空袭后果等演练。

当天预先警报响起,苏州张家港市合兴小学组织300多名师生展开紧急疏散演练,全程用时11分钟。南京市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开展防空袭疏散演练,500多名学生和沙洲街道800多名居民在引导员指引下,10分钟内全部疏散至指定掩蔽场所。

作为要害部门,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句容发电公司在声声警报中展开应急支援演练,专业队伍模拟空袭后环境监测、医疗救护、抢险抢修等课目。徐州、淮安、泰州等地组织部分人防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居民,参与科目设置丰富的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演练。苏州、连云港、宿迁等地结合试鸣组织高层楼宇人员疏散演练,探索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应急防护模式。无锡、常州、南通等地组织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火灾逃生、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技能,增强群众应急处置能力。

本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各地各部门及中小学通过“听警报、学历史、练技能”三位一体教学,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和安全意识。南京市在疏散集结点安排人防老师和志愿者向群众宣讲九一八事变历史,盐城、扬州、镇江等地在社区广场设置宣传展板,发放防空防灾手册,将试鸣活动与常态化国防教育相结合。

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李航表示,省人防办将持续推进防空警报体系化、数字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和应急演练,为构建平安江苏、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