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率先实现失能群体照护职业化
2025-04-29 07:5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 (记者 唐悦 严磊) 4月28日,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南通颁发,来自南通海安邻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期照护师王汝芳,成为编号“000001”职业证书持有者,同批还有80人领证,标志着江苏率先实现失能群体照护职业化。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约30万人从事失能群体的长期护理服务,但仍存在服务人员技能与失能人员需求不匹配、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此,国家设立长期照护师新型职业工种,更好满足失能人员的照护需求。

去年2月,国家医保局与人社部联合发布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长期照护师分初、中、高3个等级,报考初级工没有学历、工龄等方面的限制,考试合格者将获得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五级)认定考试结束。经过成绩公示、人社部门复审等环节,首批81名考试合格的考生获得长期照护师(五级)证书。

首批获证考生、南通好而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护师陆亚云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职业底气。省医保研究会会长周英介绍,长期照护师这一新兴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后,江苏先行先试,在长护师等级认定机构备案、考试组织、证书发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首批资格考试江苏报名人数达900人,远超预期。

省医保局副局长陈亮表示,江苏将以长期照护师首证颁发为契机,扩大制度覆盖区域和参保范围,推进长护险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的衔接,让更多失能人员生命尊严得到尊重、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据统计,江苏定点长护服务机构达2610家、护理床位超过9.4万张,长护从业人员近7万人,累计为60多万失能人员提供服务,长护险基金支出超110亿元。

作者:  编辑: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