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鄂两地大“融”合 融出一个“江夏模式”
2020-02-20 07:39:00
来源:新华日报
0
【字号:  】【打印

武汉市江夏区,战“疫”好消息不断——

在江夏第一人民医院,2月19日,经过17天的治疗,武汉市民董先生一家三口治愈出院。在武汉首个中医特色方舱医院——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2月14日开舱至17日凌晨,收治275位确诊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条件相对较为艰苦的江夏区中医院,确诊患者中普通型转重、重转危比例非常低,治疗效果明显……

苏鄂两地医护人员密切协作、众志成城,一个以“融”为核心的“江夏模式”渐具雏形。

“江苏大夫”挑担“业务副院长”

2月19日下午,记者走进江夏区中医院。住院部前,一排“集装箱”十分醒目。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从第一个门进入,从第三个门出来时,已是全副武装。

“我们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推动医院完善和优化‘三区两通道’。”江苏省中医院医疗队队长、江苏省医疗队支援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总负责人王谦说,“三区”就是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两通道”分别是医护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这是防止医护人员感染的重要功能区。

记者注意到,清洁区的“集装箱”上还装有一个排气扇。这也是江苏医疗队的建议,可以形成负压状态。

王谦是江苏首批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1月25日抵达武汉。跟他一起增援江夏的,共有包括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等医院抽调的27名精干力量。这支队伍一到江夏区中医院,就被混编到全院6个发热病区,与当地医护人员融为一体。

江夏区中医院是一所二级医院,硬件条件不足,医患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如何在短时间内有序开展工作?江苏医疗队与江夏院方协商,迅速制定详尽计划,并积极推进。除帮助优化和完善“三区两通道”建设外,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梳理所有病例,将所有病患分类管理……他们与江夏医护人员结成“战友”,优势互补,并肩作战。看得见的“疗效”是,该院危重病人比例实现较快下降。

队伍融合得好,可以用最短时间迈过“磨合期”,迅速形成战斗力。这个“融”字不仅体现在江苏与武汉医护人员间,更体现于主动汇集各方力量,融入全国大局“一盘棋”。

2月10日,从江苏省内多家中医院抽调的44名精兵强将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奔赴武汉前线。2月14日,医疗队正式进驻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而在这里负责治疗的209人中医医疗团队,来自苏豫湘陕津五省市三甲医院中医、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检验、护理等专业。大家强强联手,各展所长,融合战“疫”。

江苏人的“融”劲,给当地医护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江夏区中医院副院长韩劲松说,王谦既是两方总协调人,又相当于我们院的“业务副院长”。而记者在江夏第一人民医院采访出院患者时,来自无锡的“江苏大夫”王洵反复提醒:“不要老盯着江苏医生,武汉的医生同样给力!”

“一人一方”凸显中医力量

“张开嘴看看舌苔,今天感觉怎么样?大小便正常吗……”2月19日,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苏六病区科主任、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醒为一位刚刚进舱的病人“望闻问切”。病人通过手机“百度”王醒的相关信息,随后通过电话告诉家人,“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给我治病的是来自江苏的中医大专家!”

在这处武汉唯一一个以中医主导救治的方舱医院里,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长、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史锁芳担任医疗副院长。“我们收治的病人,会采取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疗。”史锁芳介绍,病例个体体质不同,医生会根据不同人群反应,辨证论治。比方说,病人服用统方后,发烧没完全退、胃不舒服,或者有些病人年龄大、病情比较复杂,又或者出现咳、喘、闷的现象,就会“一对一”的辨证论治。有些病人晚上会失眠,便为他们开具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中药颗粒辅助治疗,已取得较好效果。

在江夏区中医院,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尤为明显。“我们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变化,有的两三天就微调一次药方,甚至‘一人一方’。”王谦说,在尚没有特效药的当下,采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可帮助患者提升免疫力。

中西医结合、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医疗救治中取得较好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90%。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痊愈时间短,重症转化率低,综合效果不错。专家们在此前经验基础上,形成几个处方,用于大花山方舱医院的治疗。

在武汉战“疫”最前线,来自江苏的“中医力量”越来越深入人心。2月16日一早,大花山方舱医院苏六病区的病人们伴随着音乐,在护士带领下练起五禽戏、八段锦,还有江苏特色的太极六气功法和呼吸吐纳功。“太极六气功法,有助于大家放松心情,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史锁芳说。

“云会诊”把三甲医院“搬到”武汉

2月14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第十工作指导组来到江苏省中医院,就疫情防控情况进行督导。在门诊7楼互联网医院,指导组现场与第一批支援武汉江夏中医院医疗队视频连线。此前,江苏省中医院专家已通过远程“云会诊”,与江夏方面共同诊治当地病例。

“江夏中医院一位53岁的重症患者,1月24日被确诊后经过一周治疗,患者仍然体温最高39.7摄氏度,肌肉酸痛乏力,舌红苔黄腻,脉象触诊不满意。”王谦说,当时,为了让患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光靠江夏这边的诊疗力量不够,就想到联合后方力量“云会诊”。

1月31日上午,距离约定的11点尚有一段时间,江苏省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2号诊室内坐满多科室医生。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中医组组长、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医师奚肇庆教授,大内科主任、呼吸科主任周贤梅教授,放射科的王中秋教授,重症医学科的周江教授,急诊医学科的芮庆林教授,感染科乔飞主任……江苏省中医院的名医云集。专家组会诊认为,该病人目前病情还是较重,原有的治疗要进一步调整,并拟定中西医结合的一系列治疗方案。

“经过专家辨证论治开具中药处方后,病情逐渐好转,目前该患者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肺部CT显示阴影基本吸收。”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说。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前后方联合,无缝对接,相当于把江苏的三甲医院“搬”到武汉江夏区。

“大后方”不但助诊疗,还送药。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指导下,江苏省中医院团队针对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分“常见症、重症、变症”进行辨证论治,制定湿困肺卫证,疏风散寒,利湿解毒法和热毒郁肺证,泄热解毒,养阴肃肺法。“我们前往湖北驰援的医疗队员带去拥有江苏特色的荆防败毒散颗粒剂、上感颗粒等中医药药方,前方队员们诊治时以这几个方子为主,再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药。”奚肇庆说。

武汉战“疫”打到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难就难在如何克服、改善客观上资源、人手紧缺的现状。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江苏等省份医疗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人员资源力量融合,用好各方“后援团”技术支持力量,一定会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打赢这场必胜之战。

本报记者 王世停 叶 真

王 拓 王子杰 吕 鑫

作者:  编辑: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