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物记——扬州手艺人》
2020-07-23 09:59:00
来源:新华日报
0
【字号:  】【打印

“刀尖过处,竹皮轻起,刻痕流转。他面前的案头上,一块琥珀底色、黄白图案的竹屏,青山隐隐,云水依依,沉静而温润……”在《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中,作者梅静这样描绘工作中的扬州竹刻艺术家尤子玉。历时四年,梅静采访了23个扬州手艺项目,用文字真实记录下扬州手艺人的传承与坚守、扬州手工艺的绚丽与多姿。

身为扬州本土作家,梅静一直对这座古城的手工艺文化抱有浓厚兴趣。2015年,应一家杂志社之邀,她撰写了一篇有关扬州古籍版片保护的文章,由此走近了这一古老技艺。在这篇《素笺不言,雕文有声》中,梅静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十多万片古籍版片在扬州经历的劫后重生。最令她感动的是,陈义时、芮名扬、李江民、侯桂林等雕版印刷传人,在电子化阅读的今天,依然寂寞地坚守着古老的技艺,写样、刻版、刷印、装订,千年历史的雕版刻印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此后,梅静开始了“寻访扬州手艺人”的写作计划。

扬州自古繁荣富庶,早在唐代,“扬一益二”的扬州就拥有名满天下的手工业。清代,盐商们风雅精致的生活品位吸引各地工匠纷至沓来,“凡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广陵”。时至今日,尽管经受了工业化的冲击,扬州手工艺依然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品种,每一门手艺都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经反复遴选,梅静选定23个手艺项目,她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采访手艺人,观察他们的技艺流程,用娓娓道来的文学语言,讲述晦涩难懂的手工技艺。这样的写作变成了“文火细煨”,待到写完23个手艺项目,时间已过去整整四年。

显微镜式的写作,使得扬州精湛的手工艺,如同长卷画轴一样徐徐展开。国家级雕版大师陈义时、扬州漆器大师张来喜、扬州玉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毅进、漆砂砚大师赵如柏、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维衡……《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中,梅静用生动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又一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带引读者去感知工艺美术大师们的机巧匠心。

“对我来说,每一次与艺人的对话,仿佛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懂得什么是心中有念,什么是秉烛前行。”梅静还走出扬州,从更远的视角来观察扬州非遗。绒花是扬州和南京共同申报的省级非遗项目,采访完扬州绒花艺人杨家惠后,梅静前往南京,在和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的交流中,挖掘两地绒花技艺的渊源和联系。

做盘扣、扎龙灯、手工布鞋、制作毛笔……众多手艺植根于民间,虽没有非遗“名头”,却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手艺人也成为梅静寻访的对象。

在红园市场,有扬州唯一的毛笔摊子。在77岁的摊主梅广才手中,一支毛笔的诞生,要经历选料、揪尾、配笔杆、黏笔头、修笔、刻字等120多道工序。

在旌忠寺社区,在做盘扣六十年的卞秀芳手中,简单的布料能变化出葫芦扣、琵琶扣、葡萄扣、三盘扣、如意扣、一字扣等各种花样,令人眼花缭乱。

“根,不能在我们手上断了。”四年多的采访中,很多艺人都对梅静说过这句话。“这‘根’,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造物技艺,更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真诚尊重。”

从雕版印刷到剔红漆艺,从扬派盆景到金银细工,从脚上的布鞋到元宵节的花灯,梅静笔下的扬州手艺,如同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鲜活而富有韧性。“念物记”虽然只是一个城市的手艺故事,但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以及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报记者 于 锋

作者:  编辑:陈茜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