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创新融资机制畅通资金链循环
2025-07-04 07:37: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周 晶

6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高邮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居向东正在厂区忙碌,工人们忙着包装速冻高邮大虾。

从业10年间,居向东经历企业从单一的大虾养殖发展成国家特种水产品加工制品冷链物流综合体。“没有金融支持,很难想象企业发展这么快。”居向东感慨道,高邮农商行创新推出“养殖贷”“产业贷”,为当地740户虾农投放7950万元专属贷款,提供担保和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企业几乎“零本金”创业,如今全产业链产值达上亿规模。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扬州中小微经营主体达52.68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数90%以上。扬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在机制上率先破题,构建起市县乡三级联动,政企银担四方协作推进机制,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工作专班系统累计走访小微企业21.94万户,形成推荐清单4.56万户,累计授信4.96万户次,授信总额1377亿元;累放贷款980亿元,惠及企业4.75万户。

“中国荷藕之乡”宝应县推出的咸蛋黄芝士藕合、莲藕脆片等创新产品在年轻消费群体里不断“破圈”。在“一链一策”金融支持下,宝应县成立荷藕合作社,配套建起荷藕交易市场,构建起“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宝应农商行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荷仙集团为核心,通过“荷香e贷”覆盖上下游20余家企业,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足问题。合作社成功带动周边8个村1200多户农户投身荷藕种植,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今年3月,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家扬州小店“闷声干大事”,在零售圈和资本市场造成轰动。在公司物流基地,配送给门店的百货整齐有序,运送车辆来回穿梭。“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金融支持,江都区政府和龙川控股‘陪跑’上市就用了7年。”总经理张佳安回忆起上市历程:“零费率的‘小微贷’、低费率的‘扬创贷’等诸多普惠金融政策,让企业‘关关难过关关过’。现在不少品牌商场登门邀约合作,企业正在加快打造智慧零售新生态。”

走进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一片繁忙,加紧组装的充电柜充电桩将发往全国。“作为扬州‘613’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链企业,5个工作日配齐1000万元‘专精特新贷’让我们出海开拓市场底气更足。”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加紧拓展海外市场,在手订单已排到11月,订单总量超1.2亿元。

记者了解到,扬州聚焦打造6大主导产业集群和13条新兴产业链上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已授信服务科技企业超980家,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企业成长各阶段。“我们将把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范围扩展至所有民营企业、外贸企业,加快推行金融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扬州市发改委主任陆安亚表示,该市还将通过全周期的服务、全要素的保障、全天候的响应,加快打造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企业友好型城市”。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