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废旧车辆离场,新能源汽车登场。如今,徐州的城市道路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正催生出更环保、高效的出行图景。
截至8月25日,徐州全市汽车报废更新申请达21114辆,累计使用补贴38740.50万元;汽车置换更新申请34603辆,累计使用补贴39549.80万元,两项申请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在这场以旧换新的热潮中,徐州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更见证了消费升级的质变。“汽车置换更新表现尤为亮眼,消费者去旧的同时也愿意购新,并更倾向于选择中高端车型与新能源汽车,折射出当前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徐州商务局市场建设处处长赵玉国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职能部门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政策不仅有效减轻了消费者购车的资金压力,更全面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的整体活力。
政策加力扩围 激活消费新引擎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动能。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促进消费扩容升级”“精准提振消费”等要求落到实处。其中,“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等举措,成为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升级的核心抓手。
江苏积极响应,进一步优化省内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国四以下车辆纳入报废补贴范围,把不满足国补条件的车辆纳入置换更新范围;同时放宽地域限制,即便旧车在省外交易、注册,只要在省内购买新车,仍可享受补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便利。
在国家与省级政策的框架下,徐州主动作为,通过细化政策、调整策略、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补贴措施,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徐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长远目标: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实现翻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多重优惠叠加 购车迎来窗口期
政策组合拳形成了强大合力。国家补贴、省级补贴、市级补贴层层叠加,汽车厂商也纷纷加码,为消费者打造便捷、优惠的购车环境。
比亚迪、吉利银河、零跑、奇瑞等品牌经销商叠加厂商补贴,如置换补贴、金融贴息等,每台车最高可享受3万元至4万元的优惠。比亚迪汽车销售企业负责人表示,多重优惠叠加下,该品牌在徐州销量稳居首位。
与此同时,市商务局会同全市金融机构推出汽车消费金融政策,为消费者打造更加便捷、优惠的购车环境。
金融赋能成为推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杠杆。“首付仅需7.99万元,享五年免息”类似的促销广告在徐州各4S店随处可见。某品牌汽车徐州区域负责人介绍,多重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购车门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提前实现购车梦想。
促消费活动联动 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徐州汽车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门通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加力推进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围绕增加实物消费量这一核心,去年以来,我市接续开展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的“五进”活动,形成叠加效应。
五一期间举办的第六届徐州国际车展上,结合“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及车展专享优惠政策,以“N补叠加”激发存量市场的换购需求,撬动汽车展会活力,掀起一场区域级规格的汽车消费热潮。
各项活动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市民了解政策、享受优惠,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让徐州汽车消费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的回暖态势。
第六届徐州国际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销量领跑全场;特斯拉对外事务负责人指出,新能源汽车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主导”,已成为潜在车主的主流选择,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销量一马当先,方程豹钛3、比亚迪汉L、腾势N9、广本P7等一批智能新车成为车展主角,受到消费者青睐。
从政策推动到市场主导,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拉动了消费增长,更推动了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门将继续细化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及时调整策略,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补贴措施,全力推动汽车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