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清明小长假期间,市民游客纷纷与“春日有约”,走出家门休闲购物、赏花踏青,与亲朋小聚品美食;再搭配商家集中推出的丰富多彩的春季促销活动,叠加效应下,带动徐州的消费热度在假期中节节攀升。
来自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市64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约5.05亿元,同比增长6.17%;主城区重点监测22家商贸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16138.22万元,同比增长20.67%,日均客流量80.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88%;其中中心商圈9家企业共实现销售额7285.42万元,同比增长19.44%,日均客流量42.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
消费热点扩散
商圈格局不断优化
清明小长假,徐州各大商圈、商业街区迎来消费热潮,潮流IP首展、春日艺术节、主题营销活动等各类创意活动丰富多彩,再加上各商家推出形式多样的让利、返利、打折优惠活动,人气旺带动消费火,假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4月5日,宇树机器人在徐州苏宁广场开展徐州首展演出,以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为公众带来了一场“未来已来”的科技盛宴。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被热情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在展台中灵活自如地展示其卓越的运动性能,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打卡拍照。“在这里拍照,分分钟称霸朋友圈。”来自宿州的游客章先生实地打卡后兴奋地说。
徐州苏宁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徐州创新打造了众多沉浸式消费场景,潮流前沿的首店、首展频频亮相,将时尚元素与本地特色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消费体验。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更以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互动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新引擎。
淮海环球港从4日起连续3天举行“踏青而行,美好假日”假期活动,推出搏击争霸赛、“十二花神 绮梦春游”、放松音乐会、淮海8号市集、青团手工坊、汉服巡游、萌羊寻鲜记等各类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的“多巴胺”式快乐体验。
三胞广场推出“FUN肆趣野”主题活动,“2025徐州非遗风筝艺术节·风舞纸鸢”“春日萌宠运动会”等多项活动,将国潮、嗨趣等各类新玩法贯穿清明假期,让市民游客享受更松弛的假日时光。
并开启大规模促销活动,包括零售全场1折起,美食餐饮3折起嗨吃。
吾悦广场的“春纷新聚场”活动同样异彩纷呈,“春日幻音节”“汴塘田艺农产艺术节”“VIVA文体时代潮流秀”“萌宠迅游特遣队”等一系列娱乐表演活动在假期吸引众多消费者参与体验。同时推出超值团券促销活动,包括服饰品牌券100元团150元代金券、烤肉1元团50元代金券等各类优惠让利。
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包括金鹰人民广场店、杉杉奥特莱斯等在内的西部商圈实现销售额3292.6万元,同比增长55.04%;包括云龙万达、月星环球港、宜家等在内的东部商圈实现销售额3494.16万元,同比增长12.03%;包括三胞广场、铜山万达等在内的南部商圈实现销售额1073万元,同比增长6.65%。西部、东部、南部商圈合计销售额7859.76万元,占比48.70%,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较春节提升3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市商圈消费正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最新监测数据来看,消费热点正持续从传统中心商圈向次中心商圈扩散,呈现出更加均衡、多元的发展格局。
具体来看,中心商圈的监测企业数据目前占全市监测数据的45.1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较今年春节下降了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中心商圈虽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正逐渐被其他商圈所稀释、承接。与此同时,次中心商圈和新兴商圈则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承接了大量从中心商圈外溢的消费需求。这些商圈通过差异化定位、精准营销以及不断提升的购物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作为今年清明假期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徐州各大重点商圈外来消费占比持续提升,进一步彰显了徐州作为区域消费中心的吸引力。
其中,杉杉奥特莱斯外来消费占比尤为亮眼,首日便达到62%,假期三天综合外来消费占比为59%,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此外,金鹰国际、苏宁广场、云龙万达、月星环球港、铜山万达假期综合外来消费占比分别为50%、56%、28%、37%、24%,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徐州便利的交通条件、日益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丰富的促消费活动。仅清明假期,全市就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253场,政银企联动累计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参与商户千余家。
“以旧换新”升温
大宗消费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徐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举措,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在家电(含3C)、家居、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强劲带动下,徐州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购销两旺的火热局面。
清明假期,为进一步推动3C换新消费扩容,苏宁易购线下门店启动“手机蜜蜂节”活动,为消费者带来多重惊喜。消费者购买6000元以上手机领取至高1000元门店补贴券。同时,苏宁易购还开展“踏春节”活动,抖音官方团100元代300元、团200元代500元家电抵用券,优惠升级。“平日太忙,趁着假期给父母各换了一部新手机,赶上政府补贴,再叠加商场促销活动,真的很划算!”市民刘蕊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我市家电(含3C)、家居、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换新工作成效显著,持续领跑全省。在家电以旧换新方面,通过银联渠道购买家电(含3C)累计实现181650笔交易,累计销售额5.22亿元,使用补贴资金7442.23万元,居全省第四。其中,清明假期三天实现7189笔交易,销售额2034.89万元,使用补贴资金306.83万元。
在汽车换新方面,今年以来,我市报废和置换更新共提交申请15456辆,申请补贴金额21639.3万元,累计销售额200928万元,居全省第四。其中,清明假期三天共申请车辆502辆,申请补贴金额1077.6万元,拉动消费9126万元。
这个假期,在徐州高新区,车企花式开展促销,让利市民百姓。其中,广丰行、埃安汽车、裕鸿丰田等车企通过提供伴手礼、抽奖、特价车促销等形式吸引客户;蔚来汽车则联合多家机构共同举办户外草坪婚礼秀跨界活动,助力新能源车推广。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智能化配置越来越高,充电网络等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同时,国家报废更新、江苏省置换更新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清明假期期间,全市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热。“清明假期,每天来看车的人要比平时多两三倍,订购量也十分可观。”比亚迪徐州4S店销售人员介绍。
此外,家装家居换新方面,467家门店累计实现交易113499笔,累计销售额43611.54万元,使用补贴资金6525.77万元,居全省第二。其中,清明假期三天实现交易9400笔,销售额2514.92万元,使用补贴资金376.5万元。
在电动自行车方面,438家门店累计换购123196辆电动自行车,累计销售额40795.33万元,使用补贴资金11263.04万元,居全省第三。其中,清明假期三天换购6429辆电动自行车,销售额2159.52万元,使用补贴资金594.43万元。
餐饮人气爆棚
持续激发消费动能
清明假期期间,徐州各大核心商圈人潮涌动,餐饮消费市场迎来“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徐州地标特色美食——老字号美食、烧烤、地锅等尤为亮眼,销售额增幅超过50%,持续激发消费动能,为徐州餐饮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正是万物更新的季节,徐州不少饭店应时推出了新套餐、新口味,春菜也纷纷上市,成为餐桌上的热门选择。位于文亭街的一家徐州特色饭店的店主朱先生介绍:“这两天店里生意不错,香椿头拌豆腐和凉拌榆钱这两道春菜人气爆棚。”朱先生表示,徐州人喜欢尝鲜,时令菜一登场就成为春季新宠。
“我们住在苏宁广场附近的酒店,步行到户部山来尝尝徐州人的特色早点。”5日一早,来自山东泰安的游客冯女士带着父母来到“中华老字号”两来风饭店,想要尝一尝徐州辣汤、包子、烙馍卷馓子等特色美食。“我平时工作比较忙,趁着春季天气好,全家人来徐州走走逛逛、吃吃美食,感觉很惬意。”冯女士说。
根据市商务局数据分析,清明假期期间,徐州餐饮消费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增长态势,凸显出强大的市场韧性。重点监测的28家餐饮企业营业额368.64万元、客流量32643人,同比分别增长1.67%、8.32%。整体趋势呈现“∧”形,三天销售额分别为108.27万元、138.47万元、121.90万元,第二天销售额达到顶峰,客流变化趋势和销售趋势保持一致。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共同推动下,未来徐州餐饮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逛街购物到踏青休闲,从物质满足到品质提升,清明假期期间,徐州各地不断创新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成为提振消费、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徐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副处长崔孝琳表示,下一步,我市将通过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业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