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淑婷
“各种政策、补贴算下来,换新一级能效产品最高能享受50%的优惠力度”“车子要报废了居然还能抵钱”“最新款手机最高能得2000元补贴,相当划算”……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家电、家居、汽车等行业“以旧换新”系列活动的积极开展,我市消费市场活力涌动,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多重促销
“质价比”激活消费潜力
0首付、0利息、超长贷、超长售后保障……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车企了解到,12月以来,各大品牌纷纷开始年度销售冲刺,积极推出新产品以及各种补贴、优惠,在此背景下,我市汽车销量增长迅速。
12月11日中午,市民贺先生购入一台新车。“算上置换补贴等,整体优惠力度非常大。加上我是公户购车,还能再抵扣13%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还送了选装、智驾、电租的礼包和换电券,特别合适。”贺先生说,这次换车,除了价格上的优势,他格外关注同系产品中的质量、功能、售后等问题,尤其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技术运用和品牌服务是他选车的重要标准。
“年末至过年前,本就是购车旺季,品牌这时候推出特价车、追加购车优惠其实已经是行业常态,加上今年政府补贴周期长、力度大,相比于价格,消费者会更关注产品本身。”从事汽车销售十余年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大多消费者从更注重实用性转向更关注产品是否具备强大和全面的功能,也就是从原本追求“性价比”变成了追求“质价比”。
记者了解到,从汽车到家电产品,当前,消费者对产品的颜值、功能格外注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能借助产品满足“新颖出众”“潮流智能”等个性化需求。加之在政策推动下,品牌促销加码,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新产品,在“卷价格”的同时更“卷质量”,因此,“质价比”成为大宗消费的一大重要趋势。
政策显效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多重优惠的叠加有力释放了“年末经济”潜力。与此同时,利好政策也持续发力,补贴品类的进一步放宽拉升消费者的换新、购新意愿。
11月,《江苏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江苏省促进家政服务消费若干措施》出台,从完善基础型消费供给、拓展改善型消费空间、增强服务消费发展动能、优化服务消费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具体举措,进一步发展餐饮家政、养老托育、文娱旅游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消费,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不断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持续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
11月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家装家居购置补贴活动开展,结合徐州实际情况,我市先后增加窗帘(含智能窗帘)、家庭供暖设备、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等3类产品,以及被褥、床上件套、枕芯、毯类、软床垫、家居服、毛巾浴巾、席类、坐垫椅垫等9类家纺类产品参加我市家装家居购置补贴活动。
“随着新政策扩容,补贴范围扩展到更多领域,店里的老年顾客明显多了,像热水器、家纺产品、电子产品等,都是老年人比较关注的。”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徐州友谊店店长说,当前,“银发族”正在加入“买买买大军”,他们偏爱健康、养生类的品质家电,成为家电消费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大自然装饰集团总经理张迪介绍,在诸多增量政策带动下,我市消费者信心明显提升,消费市场政策效应加快释放,这不仅有利于经济企稳回升,也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今年6月至今,大自然装饰集团家装局改订单量、老旧小区改造订单量环比增长均超过40%。
换“智”换“新”
“绿色消费”热力十足
不仅是车市火爆,我市家电市场也掀起了换“新”换“智”热潮,从空调、洗衣机、烘干机、冰箱到抽油烟机、智能扫地机器人,绿色智能家电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和选购。
在我市电动车市场,同样呈现出“向新向绿”的发展趋势。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小牛、绿源、台铃、永久等行业知名品牌纷纷推出了更加轻巧便携的折叠电动车;在各大品牌门店,以旧换新、叠加补贴等字样均被贴在门店醒目位置……
“通过政策可以看出,以旧换新力度大、势头猛,门槛的不断放宽更是加速推动了市场换新、换智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绿源徐州区域负责人说,随着市面上的新质产品越来越多,大众的消费认知也日益提升,一旦开始使用一款智能化绿色产品,在往后的产品选择上,也会更倾向于这类产品。
从一件产品到一种生活理念再到全新的生活方式,市民闫女士说,她今年的购物单直观体现了自己向绿色消费习惯的转变:“我的绿色消费是从年初购买一台一级能效空调开始的,并陆续把家里的老旧家电都换成了绿色节能产品。后来了解到家装也参与政府以旧换新补贴,于是换掉了家里部分柜体。10月份,我又把开了十多年的‘老油车’换成了新能源。”在她看来,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新鲜感、高科技,更加追求绿色智能消费体验。她认为,要通过不断升级产品属性,打造更多的绿色智能消费场景,才能让消费品更“出圈”,不断刺激公众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