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城区的大街小巷,一辆辆没有方向盘和驾驶员的无人驾驶小巴正自如穿行。“无人小巴解决了去地铁站‘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无人驾驶很适合我这个i人”……无锡在智慧出行上的先行先试赢得市民由衷点赞。
这一创新场景的实现,源于无锡在立法层面的前瞻布局。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和首批“双智”试点城市,无锡在2022年率先出台全国首部车联网专项法规《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创下多个“全国首次”:首次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纳入道路建设工程范畴,首次提出推进建设统一的市级车联网数据管理服务平台。
“《条例》突出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双向赋能,支持自动驾驶应用规模落地和模式创新,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扫清了障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负责同志说。“立法权的下放让自动驾驶从‘纸上谈兵’到‘上路实战’。”江苏天安智联科技公司董事长杨雷深有感触,“过去最担心政策变化导致研发成果付诸东流,现在《条例》的出台就像给自动驾驶系上了‘安全带’,让企业吃下了发展‘定心丸’,有了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动力。”
立法的护航效应正在显现,目前,无锡智能网联汽车已安全行驶超150万公里,形成50辆无人巴士、72台配送车的多场景应用矩阵,定制通勤专线上座率高达90%,城市出行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去年,无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全市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向好,去年210家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营收达262.85亿元(按企业相关核算系数),同比增长12.38%。
事实上,这已是无锡人大在新兴领域立法的又一成功实践。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早在2021年,无锡就制定了全省首部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从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到人才引进等全链条构建法治保障体系。数据显示,去年无锡研发投入强度升至3.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2.8%,法治赋能创新的成效持续显现。
2023年,无锡制定全国首部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为全面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按下“加速键”。今年,无锡还与苏州以协同立法的方式引领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回顾这十年,无锡人大以“小切口”立法破解发展“大课题”,让地方立法成为发展“推进器”,推动新兴产业在法治轨道上跑出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