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邱骏 通讯员 缪磊 薛子晗)金黄的稻谷弯腰,丰收的喜悦盈怀。近日,我市“三秋”生产大幕拉开,预计将持续至11月下旬。自9月以来,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新型农机具准备和新收播技术应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三秋”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
10月31日上午,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北全家庭农场内,几台大马力的无人拖拉机和智能收割机正在进行测试。农田里,智能收割机运转流畅、行走自如,很快完成稻穗收割作业。随后,无人拖拉机登场,在泥土翻飞之中,秸秆全部被深翻进土里,为随后的秋播做好准备。
“机械化生产,在水稻减损、抢收抢种、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全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勇说,农场今年种植了1200多亩水稻,长势良好,预计收成比去年好。农场目前准备了3台大马力无人拖拉机和3台智能收割机,其中3台智能收割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可根据地形自行规划线路,田间转弯如履平地,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收割效率。3台大马力无人拖拉机,则承担犁耕深翻工作。“犁耕深翻,是今年我省在‘三秋’工作中重点推广的一项技术。”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与装备处处长陈庆军介绍,传统的浅旋作业,深度通常只有13到15厘米,而犁耕深翻作业,平均深度达到22厘米以上,能把秸秆深翻到地下,促进其与土壤充分混合,打破较厚的泥底层,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拖拉机、收割机实现智能化外,今年我市在“三秋”工作中还将投入大量的无人植保机和飞行器。此外,手机作为“新农具”,也将在信息传输、指令下达、数据收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确保“三秋”机械化生产安全平稳有序,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和相关单位深入烘干中心、维修网点、作业田头等农机事故易发多发场所,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同时依法打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拼装改装、违法载人等行为,维护农机安全作业秩序。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我市的“三秋”机械化生产已蓄势待发。截至10月29日,全市已组织农机近2万台,其中拖拉机5161台、收割机4489台、播种机4315台、烘干机4206台,跨区作业机具有149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