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启东市与海门区召开协同发展座谈会。两地政府签署协同发展协议,标志着两地在港口发展、交通互联、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等多个关键领域迈入全面协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在南通斗志昂扬、竞相发展的“七虎”中,启东市和海门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产业相融、岸线相接,共同拥抱万里长江入海口,共同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灯火相邀。签署两地协同发展协议,是两地深化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务实举措,更彰显着两地为南通勇当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勇挑重担、多作贡献的决心。
协同发展并非临时起意。9月4日,海门区党政代表团前往启东进行考察,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就共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展开座谈,并就推进两地沿海板块规划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文旅协同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那次座谈会上,双方便提出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构建跨行政区合作机制,推动协同发展。23天后,启东市党政代表团“回访”海门,“协同发展”从理念变为实践。
两地党政代表团两次调研都看了什么?海门区党政代表团在启东考察了江海文化景观大道、双色海大堤、汉盛海洋装备、惠生海工装备、卫华海洋重工、“2+2”码头、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等。启东市党政代表团在海门则深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南通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科曼赛特减振器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双方都将视线锁定“向海发展”这个主战场。
启东拥有178公里最美江海岸线,锚定“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目标,启东持续推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海工船舶就来启东”的产业地标,随着“2+2”码头建成投用,卫华、惠生、豪迈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吕四港。目前,启东在建涉海省市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超600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均占南通全市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