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招商引资“千帆竞渡” 项目建设“落地有声”
2025-09-23 09:30:00
来源:南通日报
【字号:  】【打印

昨天,走进位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边是忙碌的生产车间,机床飞转、机械臂有序舞动,工人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一边是在建项目如火如荼,塔吊林立、焊花飞溅。思源电气自2002年与如皋结缘,陆续在如皋投资6家公司,今年3月再次落地新项目。据了解,今年1至8月,如皋新签约38个重大产业项目,外资项目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思源电气是国内知名的电力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与工程服务上市公司。今年3月,思源电气再次落子如皋——总投资25.25亿元的高压板块迁建及检测中心项目,成为企业在如皋延伸产业链的又一重大布局。

思源电气新项目加码落户的背后,是一次顶格推进的敏锐决策。在推进高压智能组合电器(GIS)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的过程中,如皋市领导敏锐捕捉到思源如高高压整体迁建扩建项目这一关键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研判、果断决策。专项工作专班随即火速成立,一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一边打出“深厚感情牌”,依托多年合作积累的信任,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这份专业与诚意,换来了远超预期的回报:除了如高高压迁建扩建,思源电气更将行业顶尖水平的设备检测中心落地如皋。目前,设备检测中心已通过预审,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开工,为如皋电力装备产业再添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如皋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思源电气优质项目的不断涌入,托举起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有数据为证:去年如皋特高压装备产业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南通市面上零的突破,集聚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

思源电气是如皋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如皋市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加大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力度,强化以投带引、招投协同模式赋能,招商引资“进度条”持续刷新——总投资约5.7亿元的奇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分拣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如皋高新区;总投资5亿元的“高端装备润滑油脂项目”落户长江镇;总投资5亿元的钛合金新材料项目落户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市主要领导深入项目现场调研,到各部门分解任务、通报进度,再到镇(区、街道)汇报情况,如皋已形成一套严密有序的项目建设推进体系。”如皋市商务局负责人认为,项目能顺利进来,招商团队的智慧和毅力功不可没。

“16个月建成80万平方米厂房,这样的‘如皋速度’让我们惊叹。”斯堪尼亚制造(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得益于如皋项目推进专班的全方位服务,这家全球领先的商用车企业成功在如皋建成其全球第三个工业生产基地,将在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

“总投资超百亿元、年产5万辆商用车”,斯堪尼亚重大项目不仅令众人期待,也见证了如皋“全流程跟踪、全要素保障”的服务模式。项目一落户,项目专班迅速靠前服务、精准发力,快速协助企业办理各项证照,做到“五证齐发”;每周召开项目竣工验收专题推进会,逐项研判工作堵点难点,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在如皋,这样的“暖企”故事并不是个例。

“项目招引只是第一步,落地见效才是关键。为了给项目创造优质营商环境,我们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如皋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除了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到厂实地指导,有效加快项目达产进度,还不忘关注企业需求,用好国家增量政策,指导企业获得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营商环境优越、产业态势良好、招商氛围浓厚的“强磁场”正在如皋逐步形成,上半年如皋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29个,转化达产13个,斯堪尼亚商用车等25个竣工项目平均建设周期缩短50%,入选省重大项目5个。

数字无言,发展有声,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招商引资如何取得新突破?如皋给出的答案是——“软硬兼招”,围绕深入实施“以港强市”战略,推动招商体制优化、队伍建设和协同作战,完善主导产业、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招商地图,通过产业链招商、乡情招商、基金招商和以商引商扩大“朋友圈”,加快实现“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嘉仪 本报通讯员 吴青青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