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宁发轩
当前,全年经济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冲刺阶段,更是定全年、保全局的决胜期。
11月24日上午,全市月度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在建邺区举行。一个个精心谋划的多层次、多元化重大项目,逐步构建起“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部林立、创新涌动,重大项目构筑发展新高地
“从项目签约到今天正式落地,我们以不到百天的建邺速度共同创造了重大项目推进的新标杆。”活动现场,大家共同见证总投资约35亿元的京东集团南京研发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打造京东集团的区域创新枢纽,项目的落地,是建邺区域产业和项目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建邺区“总部森林”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全面开启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落地阿里、小米、华为生态链企业超百家,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加速集聚态势。同时,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今年聚焦主导产业细分赛道,招引项目147个,并先后落地9个高能级项目。阿里江苏总部顺利开园,金陵天地精彩开业,金融城二期交付投用,金融城三期有序推进,华泰证券研发中心主体完工……多层次、多元化的重大项目,形成源源不断竞相迸发之势。
推进活动中,共同见证了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揭牌。该国际社区聚焦AI芯片、“AI+交通”、“AI+金融”、具身智能等细分方向,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融合“空间+服务+生态”资源,系统推进“一中心一社区一学院”建设,提供全流程创新创业服务,浩鲸健康、飞腾信息、德塔森特、鹏鹄物宇、动易科技等一批赛道头部企业成功落地。
强化服务、协同推进,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上个月,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大道以南、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二通道以东地块,总投资50亿元的玉湖冷链(南京)交易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这样的“南京速度”让投资企业赞叹不已。
玉湖冷链副总裁兼南京公司董事长韦佳分享了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山,为了把它移走,当时成立了专班,统筹建设、交通、城管等部门,迅速在附近找到土方堆放点并展开24小时作业,保证我们在摘牌以后快速接管土地开始施工。”
项目“千帆竞”,发展“势如虹”。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月组织开展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市领导带队察看项目现场、细询建设进展,强化问题攻坚,各板块各部门现场交流分享产业引育经验,互学互促、开拓思路,进一步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简化详规审批流程,弹性设定规划指标,会同市工信局优化“双合同”监管;市数据局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推广“容缺受理+承诺制”,推进项目开工“一件事”、市政报装“一件事”等落地实施;市生态环境局对符合条件项目落实“环评豁免”政策,并探索实施告知承诺审批;今年我市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重大项目管理,市发改委结合该系统对重大项目建设实时监测、常态化跟踪,对进度滞后项目及时下发提示单,督促项目进一步加快和扩大建设投入。
全力冲刺、聚力奋进,打好收官战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2025年仅剩不到40天,如何确保今年“收好官”、明年“开好局”?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在各项工作的有力促进下,省重大项目方面,54个项目1—10月完成投资达年度计划的92.9%,超序时进度9.6个百分点。市重大项目方面,502个项目1—10月完成投资达年度计划的92%,超序时进度8.7个百分点;14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于9月底前全部开工。
375个市重大产业项目1—10月完成投资达年度计划的96.1%,高出整体进度4.1个百分点,其中科创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进度分别达100.4%、86.6%、111.2%。江宁区1—10月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超200亿元,江北新区、溧水区1—10月完成投资额超150亿元,居各板块前三。
锚定目标、开足马力,奋战四季度、打好收官战。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一批又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绘就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奋进图景”。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推行的“地等项目”与“十成熟”地块储备、详规审批流程简化、园区标准化用电管理、重大产业项目“五证齐发”等机制创新,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下一步,将在巩固既有成效基础上,再接再厉,以更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推动项目从规划蓝图走向现实图景,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