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 芳
9月10日,丰益油脂科技(连云港)产业园ECH车间里,连云港市劳动模范、党员技术骨干刘王保正俯身调试新研发的节能设备,眼角的笑纹里盛着自豪:“这7项专利能落地,多亏了党委搭台让我们跨界攻关!”
作为连云区“四岗联创”党群共建标杆,益海(连云港)有限公司党委一次次组织党员技术骨干跨企业交流,将ECH节能技术经验播撒到区域产业链。“这些专利覆盖化工生产关键环节,累计创效近8000万元,多项成果入选国家级推广目录。”公司党委委员骆杨庆的话语里,藏着党建与生产经营拧成“一股绳”的生动注脚。
这火热场景,正是连云港市“山海红韵·连新向党”四千行动赋能新兴领域党建的鲜活切片。今年以来,该市锚定新兴领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以千个支部增活力、千名书记讲党课、千个党员进千企、千个驿站强覆盖的“组合拳”,让红色引擎在产业链条、科创园区、服务一线持续轰鸣,催生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的澎湃动能。
“12天,从原材料断供到生产线复工,党建指导员就是我们的‘及时雨’!”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车间,总经理张磊指着悬挂的“党建红引领发展红”横幅,声音里满是激动。今年5月,有着15年党务经验的王芳进驻企业后,不仅规范了党组织生活,更在得知原材料检测受阻后,当天就联系区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协调第三方机构加急质量检测,让停滞的生产线重新运转。
这样的“双向奔赴”,源于连云港“千个党员进千企”的精准选派机制。连云港按照“党建基础好、党务力量强、业务联系紧、地域靠得近”原则,从市县机关、国企、龙头企业遴选2000余名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通过“共抓党建、共解难题、共助发展”,助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三组联建’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是让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攥成拳头的纽带。”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杨铮说,围绕企业党的建设、生产经营、民主管理等内容,有机融合开展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四岗联创”活动,“我们要将党的组织触角和联系服务,向生产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生产一线拓展延伸。”如今的港城大地上,2000余个新兴领域党组织正成为激活发展的“红色细胞”。
为让党务工作者“会干、善干”,连云港同步出台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三不”退出机制(不称职、不适应、不担当者及时调整),构建“连新铸魂”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以前总觉得党务工作是‘软任务’,现在翻开笔记本,‘三会一课’流程清清楚楚,惠企政策要点标记得明明白白。”王芳摩挲着本子上记录的12天攻坚字迹,那是党建如何为发展“破冰”的鲜活答案,她已成为懂党建、能服务、善攻坚的“内行人”。
清晨6点,网约车司机王志强点开手机里的“云端党课”,一段3分钟的语音搭配图文海报,把“高质量发展”与“司机收入提升”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平时都在路上奔波,学习时间不固定,支部书记用这样的方式让党课直达我们身边!”他边听边发动车辆,车上的“连新之星”标识在朝阳下闪闪发亮。
让党课走出会议室、走进生产生活一线,是连云港“千名书记讲党课”的核心密码。该市创新推出实景课堂、云端课堂、互动课堂“三维模式”,推动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把讲台搬到生产线、科创园区、货运场站。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党委书记用集装箱吞吐量数据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在直播电商产业园,支部书记组织“流量向善”主题沙龙,主播党员共同签订行业自律公约。
“不是照搬文件念稿子,而是用企业发展案例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臧永明说,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市已开展“党史宣教进新兴领域”活动30余场,1万余名党员职工在“案例工作坊”“情景党课”中深化了思想认同。
聚焦新就业群体“喝水难、歇脚难、办事难”,连云港加快建设“连新e站”矩阵,制定服务清单、功能清单,推动机关、群团等单位资源共享,为无自有党建阵地的新兴领域党组织提供共享活动空间。每月10日、20日,各“连新e站”总会响起热烈的讨论声。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活动如期开展,“四亮四争当”“我向组织说句心里话”等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党员找到归属感。
从港口码头到科创园区,从生产车间到服务一线,连云港市以“四千行动”为抓手,让新兴领域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心骨”、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山海相拥处,红韵正盎然,这片热土上的新兴力量,正以党建为引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