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一站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5-07-28 08:03: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张振中 龚建军 高帅 丁凤

“满天的‘飞线’不见了,电瓶车充电方便了。”日前,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小区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曹黎明指着新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棚说。这是洪泽“社区管小区”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洪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探索“社区管小区”基层治理模式,着力破解居民小区“充电、停车、维修、收费、管理”五大难题。

“小事情不出小区,难一点的不出社区,复杂问题不出中心。基层的问题尽可能在基层解决,这是我们探索‘社区管小区’模式的目标。”洪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加成介绍,该区成立集信息系统资源共享、问题收集研判处置、治理队伍集中调度等于一体的高良涧街道小区治理服务中心,将主城区18个社区(村)划分为6个片区、130个网格,涵盖全部208个小区(生活大院),由高良涧街道(城关镇)班子成员担任片区党总支书记,统筹协调片区事务;216名社区干部常态化下沉小区办公,及时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过去区职能部门和街道干部多是坐在办公室‘等’问题,现在全部下沉小区找问题,群众满意度自然就上来了。”高良涧街道小区治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可干说。“社区管小区”基层治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区城管、住建、消防、市场、社工等部门选派13名党员骨干到服务中心驻点办公,改变以往街道在基层治理中唱“独角戏”的局面。

“以前车位太少,只好停在消防通道或绿化带,因此经常和物业争吵。现在增加了几百个车位,不用担心回家没地方停车了。”中兴名都小区业主翟女士说。中兴名都小区当初规划车位449个,但现在小区车辆增加到1000余辆,“停车难”问题反映强烈。“社区管小区”以后,小区治理服务中心联合区住建局、物管会对该小区的假山、景观河以及公共区域进行合理改造,新增停车位550个,居民拍手叫好。

洪泽通过建立两个闭环流程,保障小区治理服务中心高效化运行。一方面,融合12345政务热线、网格一体化、数字城管等平台工单事项,由街道小区治理服务中心统一调度,区职能部门驻点干部靠前处置,形成自上而下的闭环;另一方面,职能部门驻点干部、基层网格员、物业通过常态化巡查,对一般事项现场处置,难以解决的问题上报中心,服务中心运用重难点问题会办、区级部门联席会议、综合执法进小区等机制,集中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形成自下而上的闭环。

6月份,苏源绿洲小区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外溢,严重影响群众出行。按照以前处理流程,工单流转给社区,社区报住建,住建安排人员现场审核,审批后再安排施工人员维修,通常需要2—3天才开始维修。“社区管小区”后,工单直接流转给街道小区治理服务中心,按照先维修后走程序的应急维修机制,基本上当天申报当天就维修。机制优化以来共处理129起应急维修事项,涉及外墙维修42起、电梯维修11起、房顶渗水35起、管道维修41起。

“我们摸排发现,洪泽主城区有45个10年前交付的老小区,‘停车难’尤为突出;有11个小区的地下车库及人防车位长期闲置,资源没有利用。”街道小区治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君介绍,遵循“盘活存量、挖掘增量、长效管理”原则,他们对“停车难”小区实施综合改造,今年上半年城区新增停车位1350个。

“社区管小区”一个显著好处,就是区相关职能部门干部平日就在小区治理服务中心驻点办公,小区有了事,他们第一时间知晓并和街道干部一起肩并肩解决,不用层层上报。邵加成介绍,比如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正是由于有了区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参与,该区充电棚建设进展很快,第一批60个高层小区已完成13000个充电接口的安装,第二批57个多层小区充电棚正在建设,预计10月底完成12000个充电接口的安装,届时能基本化解小区充电难问题。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