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创新、国际布局,支撑路网发展“钱袋子”——解构江苏交控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5-11-20 10:10: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导语:春潮涌动处,正是扬帆奋进时。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如火如荼推进,江苏交控以“开路先锋”的使命担当,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的新答卷。江苏交控以“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自觉,用改革之“钥”开启高质量发展之“门”,以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托举企业战略蓝图,以先锋动力,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本期关注核心功能强化:“主渠道”作用发挥支撑江苏路网发展。

强化“主渠道”核心功能,筑牢路网发展根基,是江苏交控改革首要发力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江苏交控锚定这一要求,扩大投资规模,支撑高速路网星罗密布,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可以说,融资模式创新为“主渠道”注入强劲动能。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江苏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沿江公司)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沿江公司财务管理部负责人表示,“面对项目核心资本金筹集压力,公司多渠道争取政策性资金注入,2025年度获得农发行新型政策性资金20亿元以及政府专项债资金20亿元,累计获得40亿元的低成本资金。”随着这部分资金注入项目资本金,可精准解决项目资本金筹集难度大的问题,助力项目快速落地。

此外,公司累计筹得政府专项债45亿元和政策性资金56亿元的支持,叠加“提前还款+高息置换”策略的实施,一方面有效助力了基础业务的拓展,同时有效优化了财务结构,系统减轻了公司财务压力。

随着自由流收费模式普及,收费员工作范围与传统已大不相同。沿江公司首席信息官曹阳介绍,今后的收费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收费职责,而是向综合化、信息化转型。未来,收费员将集中在云亭办公,借助先进的设备和语音交互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高效操作。曹阳表示,综合省内已交付“数智云亭”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其在特情处置、效率提升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后续将在更多收费站进行运用。

如果说沿江公司的融资创新是“本土深耕”,那么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金租)的国际化运作则是“全球布局”。作为金融板块中坚力量,江苏金租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服务“一带一路”等举措,搭建起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引进来”是开放合作的起点,也是公司提升国际视野、增强自身实力的关键。据悉,早在2009年江苏金租便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后,引入法巴租赁集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随后又与法巴租赁共建厂融中心,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厂商租赁模式。

“厂商租赁模式的核心要素,就是‘强绑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联动国内外龙头设备厂商,依托销售网构建全域服务版图,实现“设备卖到哪,租赁服务就覆盖到哪”。同时通过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与智能风控,为不同客户定制个性化报价方案,系统一键生成专业尽调报告,让金融服务精准触达。

从厂商租赁系统的坚实积淀,到智慧租赁的创新跨越,江苏金租坚持以科技赋能租赁生态。据悉,集团构建的“乐租”系列APP与垂直平台,集成报价测算、融资申请、电子签约等功能,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标准类业务审批3秒级极速响应,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走出去”的国际化布局,让资本活力充分涌动。江苏金租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推动与法巴租赁战略合作全面升级。在省国资委和江苏交控支持下,共同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首家专注农业和科技领域的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江苏法巴农科设备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江苏金租提供本土融资、信息科技及风控支持;法巴租赁派驻外籍专家、分享国际先进市场与管理实践,并协调其全球一流的厂商和客户资源。这种“中西合璧”的架构,为子公司高起点运营提供强大保障。

可以说,通过系列国际化探索实践,江苏金租不仅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融物”功能,也逐步构建了国际化市场开发与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升级步伐。

无论是沿江公司让沉睡的交通资产“活起来”,还是江苏金租让金融资本“走出去”,都印证了其从“管资产”向“创价值”的跨越。实践表明,唯有紧扣国家战略、聚焦核心功能、创新运作模式,才能让国有资本在服务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国企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交控样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郭蓓 江苏交控通讯员 鞠迪洋

作者:  编辑: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