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司法局:以“蟹”为媒助力矫正对象破“壳”重生
2025-07-02 09:5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在兴化市安丰镇的万亩蟹塘边,青壳白肚的河蟹正沿着田垄舒展螯足。这片充满生机的水域,不仅是渔业经济的沃土,更成为特殊群体走向新生的起点。《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兴化市司法局安丰司法所充分挖掘本地河蟹产业资源优势,创新打造蟹产业帮扶基地,以“蟹”为媒打造“蟹逅新生”社区矫正品牌,让法治温度与产业特色交融,助力矫正对象破“壳”重生。

蟹艺疗心:解锁女性矫正新路径

对于女性矫正对象而言,过往创伤如同细密的蛛网,将她们困在情绪的暗角。兴化市司法局安丰司法所联合镇妇联推出“蟹艺工坊”女性矫正项目,把河蟹养殖的编笼、投饵等环节转化为心灵疗愈的“操作台”。“编蟹笼时,心慢慢静了,那些解不开的结也跟着线头理顺了。”在实践中,她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互相信赖的“娘子军”。从沉默回避到主动分享心得,16名女性矫正对象通过蟹艺实践重建情感联结,在“蟹笼经纬”中编织出走出阴霾的勇气。

蟹田成长:护航少年回归之旅

“河蟹蜕壳会疼但能长大,我犯错改正也能变好。”17岁的小徐(化名)在日志中这样写道。针对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兴化市司法局安丰司法所设计“蟹田成长计划”:组织未成年矫正对象清理蟹塘周边垃圾、宣传生态养殖知识,帮助重建社会责任感。待到河蟹成熟时,看着自己参与管护的河蟹爬上餐桌,那份成就感悄然替代曾经的迷茫。蟹田成为他们告别冲动、学会担当的“成长课堂”。

蟹链赋能:打通就业帮扶闭环

解矫不是终点,而是融入社会的新起点。依托河蟹产业链,构建“矫—培—就”闭环生态:借助省智慧矫治系统为矫正对象“精准画像”,量身定制蟹塘管理、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培训课程;联合8家蟹企成立“蟹途就业联盟”,设置“试岗缓冲期”,让42名解矫人员顺利转型为蟹塘管护员、电商客服等产业从业者。解矫“最后一课”——以“蟹与法治”为主题,借河蟹循规而行方得自由生长的特性,诠释“守法即自由”的哲理。曾经的矫正对象如今能自信地说:“我们不是边缘人,而是蟹产业的一分子。”

从蟹艺疗心到蟹链赋能,兴化市司法局安丰司法所的“河蟹+”模式让社区矫正不再是冰冷的监管,而是充满温度的重生之旅。在这里,法治的刚性约束与产业的柔性滋养相得益彰,一只只河蟹如同灵动的音符,在万亩蟹塘上奏响“矫心、扶智、兴业”的和谐乐章,书写出“小螃蟹撬动大新生”的矫正答卷。 严蕾 严林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