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 吴荣顺:深化高校风腐同查同治的纪律建设路径
2025-08-29 10:2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郭城 吴荣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高校首次被纳入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急需深刻把握由风及腐、从量变到质变的特点规律,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将风腐同查同治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和推动发展贯通起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为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严格纪律执行,以双向追溯阻断风腐演变。严格纪律执行是检验纪律建设实效,斩断风腐利益链的关键之举。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由风查腐”。高校要结合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突出问题,总结运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经验,强化“室组地校”贯通联动,建立风腐同查同治多部门协同办案机制,从违规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收受礼品礼金,以及检查考核过频、要材料数据过多等加重基层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负担等作风问题切入,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延伸核查不正之风背后隐藏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和权力滥用等腐败问题。要坚持辩证思维,做到“由腐纠风”。高校要把风腐同查同治同析理念贯穿监督办案全过程,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学校资源谋私贪腐、破坏教育公平等严重违纪违法甚至职务犯罪行为,突出纪法双施双守,坚持从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两个方面看待问题、剖析案件,在信访受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案件审理各环节,同步纠治“衙门式做派”“特权享乐”等作风问题,并将其作为“必问必核事项”,用好纪检监察建议,力求对风腐线索全面调查、找准症结、精准治理。

严守纪律红线,以数智赋能揭开风腐伪装。给监督执纪插上“智慧的翅膀”,是揭开风腐问题“隐身衣”的科技利刃。一方面,要循线深挖“撕口子”。高校要充分发挥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人才优势和内部治理信息化程度高的管理优势,在保障数据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和科技型企业合作,推进省级风腐同查数智融合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权力运行轨迹追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廉政档案建设、电子证据认定等加快研发符合高校反腐败斗争特点的智能大模型,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四风”变异和隐匿腐败迹象,在纪律层面加以研判处置,让风腐问题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监督预警“揭盖子”。丰富拓展正风反腐“工具箱”,将大数据监督技术深度融入巡视巡察、财务审计等监督工作中,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异常交易识别和关联图谱等算法工具,加大对财务报销、经费管理、招标采购等学校经济运行风险的揭示度和预警前置度,及时掌握纪律落实中的新问题,精准发现风腐交织新动向,不断增强纠风治腐穿透力。

严明纪律规矩,以制度协同压缩风腐空间。将严明的纪律规矩融入制度建设,是实现风腐查治贯通的根本保障。在顶层设计的高度,高校要严明政治纪律规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和实践成果上升为纪律要求,嵌入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构建覆盖立德树人全过程的纪律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以纪律管党治校的能力与水平。在中观规制的维度,要以深入开展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为契机,聚焦招生考试、基建工程、师德师风、后勤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和附属医院等腐败高风险领域,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破解正风反腐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对不合乎党章党规党纪新要求的条目修订废止,对盲点和缺项的内容完善更新,与时俱进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全流程规范、全链条衔接。在落实效能的角度,高校要加大对各职能领域制度完善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形成“纪律建设成果—管理制度建设—跟进督查落实”的动态闭环,将纪律规矩的规范和引导转化为风腐同查同治的制度根基,坚决防止各类风腐问题滋生蔓延。

严肃纪律教育,以文化浸润消弭风腐土壤。持之以恒加强纪律教育,是深化风腐同查同治的基础工程。持续提升学习教育的凝聚力。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将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纳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师生党员基本培训的重要内容,以有形的教育培训汇聚无形的精神力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将铁的纪律转化为锐意进取、砥砺奋斗的自觉遵循,切实做到以作风建设破除路径依赖、用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感召力。建立完善定向投放、直达末端的分层分类教育机制,根据不同领域突出问题和需求量身打造宣讲内容,围绕身边人身边事编印典型案例警示录,全覆盖面向干部、教师和学生以案明纪释法,使其深刻体认到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政治本质与危害,真正从思想深处摆正位置筑牢防线。全面释放廉洁教育的引领力。将廉洁文化融入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部署,健全载体建强阵地,深耕校本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红色基因、纪律印记、廉洁元素,深挖党和国家反腐败治理实践的价值理念、制度基础和文化根源,深化理想信念、纪法、警示和家风教育供给融合推进模式,引导全体干部师生正心明德修身、弘扬新风正气。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南京农业大学纪委)

作者:郭城 吴荣顺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