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挑大梁”中见担当
2025-10-11 07:47: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陈立民

这个夏天,与“苏超”同样火热的,是热潮涌动的发展实践。笔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团队走进太仓港,在“汽车码头”的一个泊位上,3600余辆商品车即将启程前往东南亚。据统计,平均每10辆出口国产汽车中,就有1辆是从太仓港发往全球的。这是江苏发展向新向好的鲜活切面,也充分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务实担当。

从“十四五”开局到收官,“挑大梁”是江苏发展“主旋律”和“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对江苏而言,以战略定位视之,“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意味着我们必须先行先试、带头“打样”;以发展坐标观之,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挑大梁”自当当仁不让、一以贯之。

“苏超”百天,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书写了令人惊叹的经济传奇,网友调侃“让本就富裕的江苏更加富裕了”。以一斑而窥全豹,“十四五”以来,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3.7万亿元,增量全国领先,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始终稳定在10%以上。今年上半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增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以实干实绩交出“挑大梁”的厚实答卷。

“挑大梁”不是口号,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是关键时刻顶得上的作为、靠得住的实干。江苏的“梁”,“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经济复苏乏力,出台20条措施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出台提振消费“62条”,打出新一轮稳就业政策“组合拳”;面对疫情冲击,率先组织“出海抢单”专项行动,政企联手拓市场、稳外贸;针对产业链堵点,创新推出“链长制”,由省领导牵头对接重点产业;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推进“1650”产业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面对外贸承压,以双向开放战略提升全球贸易与外资吸引力,积极调整国际产业链布局。“挑大梁”,就是当好“顶梁柱”、筑牢“压舱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挑大梁”,意味着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过去几年,江苏顶住压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取得亮眼成绩,是否就可以懈怠,就可以“躺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锚定的是“工作中力争实现更好结果,为‘十五五’发展奠定更好基础”。江苏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块头越大,支撑越强,但基数越高,也意味着哪怕是增长0.1个百分点,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对更大的挑战。攻坚克难、愈难愈进,这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应有之义。

“挑大梁”,是使命也是机遇。“挑大梁”,要求经济大省不仅要在“量”上合理增长,更要在“质”上做示范引领,通过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拉长板、补短板,为全国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挑大梁”,推动资源要素向创新前沿集聚,倒逼体制机制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也为经济大省自身打开转型升级的广阔空间。“挑大梁”,就是“挑”住了塑造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机遇,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自身的能级跃升,使得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强、成色更好。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前方仍有爬坡过坎的挑战,有发展中的烦恼,有对“卡脖子”的攻坚,尤须更加坚定“挑大梁”的信心、展现“挑大梁”的作为,加压奋进、跳起摸高,才能将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