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整治“蝇贪蚁腐”就是民心工程
2025-08-08 07:56: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顾 敏

老百姓怎样看待党组织?很多时候,大家就是看身边的党员怎么样,看能接触到的党员干部怎么干。

8月6日,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共同把这项民心工作抓实抓好抓到位,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交出一份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成为直抵人心的诺言。

老百姓常说,“老虎见不到,苍蝇嗡嗡叫”,大白话里,有最真切的感受。与一些严重违纪违法的落马“老虎”相比,在老百姓身边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的“苍蝇”,其危害性一点也不容小觑。

这两年,各地严肃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这些案件中,有村干部“雁过拔毛”,把本该发放到低保户手上的补助揣进自己腰包;有窗口工作人员“靠窗吃窗”,把“加急办理”当成赚钱工具,给“好处”就一路绿灯,没“好处”就故意刁难拖延;更有甚者在学生的餐盘上动歪脑筋,让家长们揪心不已……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哪里办事群众多,哪里资源抢手,哪里就容易藏着“蛀虫”。上级政策执行得好不好、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的效果大不大,都是通过基层干部的点滴行动一点一点累积的。同样,“微腐败”也会慢慢积累,“小病不治”等到“大病要命”之时,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治理成本和社会代价。

所以说,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其实就是反腐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让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落到基层第一线,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细化颗粒度”,一点点把基层的政治生态打扫干净。

要让群众满意,整治的发力点就得围绕大家最关心的事。孩子上学、老人养老、看病就医等天天挂在百姓嘴边的“小事”,都是该下大力气抓紧的“大事”。盯着这些地方下功夫,老百姓才能真真切切有获得感。对那些贪污侵占、雁过拔毛、吃拿卡要、偏袒亲友的人,必须敢于动真碰硬,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姑息”二字无藏身之地。

需要重视的是,整治工作也不能仅停留在“办了案子、处理了人”,更要琢磨怎么从根上解决问题。譬如,一个地方出了虚报补贴的事,不能仅仅处理相关人员就完事,还得深挖案件背后暴露的问题,是制度存在漏洞,还是监管不到位?问题找准了,责任压实了,再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将流程规矩定得更细、更严密,让人钻不了空子。同时,还要及时用这些身边的例子给干部们提个醒,让更多人从心底里明白,当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对手中的“小权力”绝不能有半点歪心思。

其实,很多曾经让人头疼的难事,往往思路一转就有了新解法。在一次次直面群众急难愁盼的过程中,基层干部也应在忙忙碌碌中有更多的思考:“按流程办”就算尽了责吗?如何优化和改进相关举措“让群众少跑路”?如果办事群众对一些流程抱怨多了,是不是需要认真查找问题究竟“卡”在哪?这些转变,同样是群众对整治“蝇贪蚁腐”的期待。

作者:  编辑:颜霏